■本報記者 王小康
原本走勢喜人,剛剛創下年內股價最高水平的惠倫晶體股價,在近期急轉直下。自2019年9月24日截至10月9日,公司股價7個交易日跌幅為23.97%,報收10.50元/股,相比最高價14.69元/股,市值蒸發了逾7億元。
此外,惠倫晶體今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還不到30萬元,控股股東和大股東似乎對公司發展信心不足,紛紛“出逃”。對于公司近期的情況,《證券日報》記者向惠倫晶體發去采訪提綱并致電,公司工作人員表示,“董秘時間排不開,故無法回復。”
上市三年扣非凈利潤首虧
半年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惠倫晶體實現營收1.26億元,同比下降22.9%;實現凈利潤27.99萬元,同比下降96.46;實現扣非凈利潤-142.55萬元,同比下降128.38%。這也是惠倫晶體的扣非凈利潤首次出現虧損。而此時,距惠倫晶體上市剛過3年。
公開資料顯示,惠倫晶體于2015年登陸創業板,上市當年就出現業績變臉,凈利潤同比下滑18.85%。此后,公司業績再無起色,2015年至2017年三年時間,凈利潤從4136.77萬下滑至2335.69萬元。2018年底,惠倫晶體業績出現跳水式下跌,凈利潤虧損1.1億元,同比下滑高達576.89%,把此前三年累計的凈利潤9347.25萬元一次虧光。
雖然惠倫晶體在定期報告中對于公司發展一直頗具信心,在2019年半年報中還表示公司近年來加大研發投入,具備了較強的產品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能力,而公司推進小型化產品的差異化經營策略幫助公司有效避開同質競爭,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但公司大股東們似乎公司發展前景信心不足,紛紛跑步離場。
在公司上市限售解除后沒幾天,惠倫晶體二股東、三股東便迫不及待宣布減持。2016年6月3日,世錦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錦國際”)、耀晶國際有限公司公告減持計劃。2017年1月20日,第四大股東臺灣晶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減持。2018年7月4日,控股股東新疆惠倫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新疆惠倫”)宣布減持。2018年7月13日,原第六大股東廣東通盈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通盈”)宣布減持。2016年6月份至2018年11月份,幾位股東合計套現2.36億元。2019年上半年,新疆惠倫、世錦國際和廣東通盈再次宣布減持,同時,曾表示看好公司發展的新進股東丑建忠,也在受讓股權過戶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宣布計劃清倉式減持。
目前,上述計劃減持的股東中,除丑建忠外,新疆惠倫和世錦國際已完成其減持計劃,廣東通盈減持比例也已達到1%,從2019年1月份到9月份,惠倫晶體的前幾大股東已合計套現7407.94萬元。
產能未滿再擴產意欲何為?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發布半年報的前一日,惠倫晶體公告稱,和陜西華星電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星電子”)于2019年7月31日簽署《關于組建合資公司的框架協議》,雙方將整合優勢資源,共同出資組建技術先進、管理高效、競爭力強的高科技公司陜西華星惠倫科技有限公司(以工商核準為準)。
天眼查數據顯示,華星電子建于1958年,隸屬于陜西電子信息集團有限公司,為國有全資企業。公司主要生產以壓電技術為基礎的石英晶體材料及器件;以陶瓷技術為基礎的電子陶瓷材料、阻容元件、敏感元器件、陶瓷零件等。
根據公告,合資公司的股權結構為華星電子占50%,以現有設備和前期廠房改造投入經評估后出資,惠倫晶體占50%,以設備評估后出資,不足部分以現金補齊。同時,雙方約定,將于2019年9月份進行產線試運行。
對于此次合作,惠倫晶體表示,有利于充分利用各方的資源和優勢,發揮華星電子軍工科研生產技術平臺及其現有表面貼裝生產線的產能,借助公司在表面貼裝石英晶體元器件方面的技術、市場優勢,共同開拓軍品及民品市場。
對于雙方的合作前景,深圳潤盈達投資有限公司研究總監余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次和華星電子的合作,惠倫晶體預計想借助對方的設備技術進行產能擴充。不過惠倫晶體在產能利用率不高的情況下,又要開啟新產能,未來前景并不明朗。”
結合公司年報披露信息,惠倫晶體所處行業競爭日益激烈,正處于產能過剩的階段。2018年全年,惠倫晶體銷售量同比減少了9.42%,庫存同比大增了210.62%。2019年上半年,公司主營業務電子元器件實現營業收入1.0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1.89%,公司主要產品表面貼裝式壓電石英晶體元器件(SMD)產品實現銷售收入9831.85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0.96%。
同時,《證券日報》記者近期走訪惠倫晶體位于東莞的生產基地發現公司現有產能并未完全釋放,公司車間正在招聘作業員,維修技術員以及工程技術員等,有公司員工對記者表示,“車間還沒有滿員滿產,現在主要就是招的普通員工,但是并不好招。”
在此情況下惠倫晶體再次擴產,不禁讓人擔憂公司產能未來是否能被市場消化,進而如愿產生良好效益。“惠倫晶體現在的困境不是產能不足,而是銷售能力下滑。所以真正要做的是把市場做起來,擴產能的意義不大。”余韜表示。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