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石運來
“中國顯示技術何時實現領先?”這個問題今天終于有了答案——9月19日,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主辦,視像協會激光顯示分會、長虹集團、海信集團承辦的“首屆全球激光顯示技術與產業發展論壇”在青島開幕。來自全球激光顯示產業鏈的TI(德州儀器)、日亞、海信、長虹、光峰、蘇寧、國美等近百家中外知名企業首次齊聚,共謀激光顯示產業的未來。
工信部電子信息司楊旭東處長在論壇上表示:“中國對激光顯示技術的發展非常重視,《“十三五”規劃》更是將激光顯示列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新型顯示項目的首位。”
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表示,自大學畢業加入電視行業已38年,經歷過顯像管電視一統天下的輝煌,也親歷了它的悲慘退場,更是目睹了等離子和液晶電視驚心動魄的生死之戰,在當前LCD、OLED、MicroLED、激光顯示等各種顯示技術不斷發展、交替或彼此取代的動蕩時期,激光電視因為健康護眼、顏色表達、節能環保以及產業鏈較短的特性,具有其他顯示技術無法超越的先天優勢。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自從海信2014年推出全球首臺100吋激光電視,實現了激光電視“從0到1”的突破。短短五年,就有20多家整機企業加入激光電視陣營,激光顯示上下游產業鏈企業超過100家。據第三方數據公司調查,2018年中國激光電視零售量同比增長483.23%,預計到2022年,激光電視年復合增長率將達92%。同時,激光顯示更是站在風口之上,多家企業獲得資本注入并啟動上市。分析人士表示,激光顯示產業的黃金時代才剛剛開始。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正如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所說,“怎樣的技術路線更有未來?行業充滿了激烈爭論,但是我們認為激光顯示無疑是這其中最好的‘潛力股’。整個激光電視上下游產業鏈上的企業,從一開始就不是簡單的商務買賣關系和單純的商業競爭關系,更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正是產業鏈上各企業不懈的努力才給整個行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技術動力,促進激光顯示產業的蓬勃發展,使激光顯示產業成為與液晶產業比肩的全球性顯示產業。”
同時,德州儀器副總裁AneSacks、日亞激光事業部總經理小崎德也、理光光學事業部總經理菊池幸喜、光峰光電CEO薄連明等企業代表,也在論壇上介紹了他們在激光顯示產業鏈上的布局和發展,對激光顯示未來非常看好。據介紹,當前,激光顯示正在向三色激光發展,后續將發展為空間成像,保守估計激光電視出貨量將替代大屏電視出貨量的20%,市場規模預計可達千億元。
可以看到,中國企業在激光光源、光機模組、整機制造和關鍵器件等方面掌握了核心技術,具備了較強的產業配套能力,第一次在激光顯示技術上實現了全球領先。“激光才是未來全球顯示技術的發展方向”正逐漸成為行業共識。
(編輯 上官夢露)
22:01 | 中旗股份:第四屆監事會第七次會議... |
22:01 | 中旗股份:第四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 |
22:01 | 英科醫療:第四屆監事會第五次會議... |
22:01 | 英科醫療:第四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 |
22:01 | 億華通:第三屆監事會第十九次會議... |
22:01 | 蔚藍鋰芯:第七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2:01 | 蔚藍鋰芯:2025年第三次臨時股東會... |
22:01 | 拓日新能:2024年度股東大會決議公... |
22:01 | 順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2:01 | 上海新陽:2024年度股東大會決議公... |
22:01 | 茂碩電源:第六屆董事會2025年第5... |
22:01 | 隴神戎發:第五屆監事會第十一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