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國內生豬價格頻繁刷出新高,另一邊,各地政府部門相繼祭出政策支持生豬養殖產業發展。豬價是否還有進一步上升空間?豬肉高價狀況何時才會緩解?
國內生豬養殖行業龍頭上市公司相關負責人近日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采訪時紛紛表示,在相關政策支持下,目前企業已相繼擴大產能,但短期內生豬價格高位運行的情況或難改變。不過可以預見的是,此輪豬周期震蕩下,國內生豬產業集聚程度將獲得大幅提升,將對行業整體發展起到有益助推。
政策引導企業擴充產能
9月4日,財政部、農業農村部聯合發布關于支持做好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要切實落實好非洲豬瘟強制撲殺補助政策,進一步完善補助經費發放方式,由現行按年度結算調整為每半年結算發放一次。同時,2019年中央財政適當增加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規模,調動地方盡快將增產潛力轉化為實際生產能力。
在此之前,包括廣東、江蘇、山東、北京在內的十省市相繼發布生豬發展目標,提出大力發展生豬產業。其中廣東明確各地市最低生豬出欄量,確保全省生豬自給率穩定在70%以上。湖北省也提出,將創新金融、用電等政策扶持方式,對存欄500頭以上的能繁母豬場,每頭給予100元的一次性補助,將育肥豬政策性保險試點范圍擴大到20個縣。
從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促進生豬產業發展政策指引,已激發了龍頭企業的生產布局信心。
“公司的養殖版圖最初立足河南地區,此后擴展到中原、東北等小麥、玉米主產省。不過最近,國家鼓勵各地生豬養殖,我們也開始到南方接觸,了解當地的土地等資源情況。”牧原股份董秘秦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企業的養殖重心還是以中原和北方為主。
“南方省份因為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此前對于引入大型企業養豬是相對不太積極的。養豬一是要占用土地,二是因為涉農企業貢獻稅收較少。但現在因為政策扶持,對于大型企業到供應有缺口地區發展還是有幫助的。”秦軍說。
溫氏股份董秘梅錦方表示,公司今年提出的養殖規劃,是要在6年時間內,達到7000萬頭規模,占市場總量比重達到10%。
唐人神董秘孫雙勝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公司采用的1+5的養殖模式,已實現自繁自養。一個存欄基礎母豬1萬頭的豬苗生產場,加上在其周邊三十公里內再新建3-5個育肥場進行育肥,通過工業化要求標準管理實現高效率的自繁自養,實現年出欄肥豬在25萬頭以上。
“我們現在養殖布局的重點還是集中在西北、西南地區,計劃打造10個規模100萬頭的養殖縣。目前企業在甘肅、云南、山西都做了布局,還有一些項目在談。目標增加1000萬頭產能。”孫雙勝表示,今年出欄量計劃達到120萬頭,而明年計劃達到220萬頭,擴增速度較快。
新希望方面表示,生豬養殖是公司戰略轉型的重大舉措。公司自2016年起開始加大對養豬業務的投入,近期提出在2022年沖擊2500萬頭生豬出欄的目標,目前土地、資金、人才、技術等各種要素都已齊備。
豬價高企短期難改
雖然龍頭上市公司已開始積極“跑馬圈地”,但采訪中相關人士均表示,短期國內生豬價格高位運行的情況仍難改善。
“國家政策出臺,從長期來看肯定對于恢復行業信心是有支持作用的,但是由于現在非洲豬瘟疫苗還沒有真正出來,市場情況還存在變數。”一不具名生豬養殖行業上市公司董秘對記者表示,國家目前對疫苗研發的力度是空前的,但是任何事情都需要過程。從生豬生產的規律來講,母豬生產的產能官方數據以及草根數據都已經非常嚴峻。母豬產能去掉后,需要一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夠慢慢變成真實出欄。而且疫苗沒有推出,對于養殖戶來說,心理沖擊仍是比較大的。
“生豬養殖不像工業品,生物性資產不一樣,它有一個生長周期,一旦這個時間點錯過去,那這一段一定是缺少的,客觀規律無法改變。”她表示,種母豬飼養要半年以上,再懷孕三個月,仔豬到肥豬出欄還需要半年,而且這期間還不能感染疫情。雖然豬肉有替代產品,但也有一定局限性,此外進口豬肉價格近期也增長了很多,而且量有限。中國是第一大豬肉消費國,只能通過恢復生產,慢慢把供給補上去。到了今年10月份以后,市場將進入生豬需求傳統旺季,在產能沒有補起來之前,價格肯定是要高的,所以預判價格到明年上半年之前都很難下來。
梅錦方則稱,從現在情況來看,產能恢復短期內很難實現。“豬生產周期很長,如果現在才開始養母豬,那么出欄就需要十八個月。所以目前來看市場供應壓力還是比較大,價格將維持在相對高位。所以溫氏股份現在也在加快養雞業的發展,補充市場對肉制品的需求。”
秦軍也表示,由于目前市場產能相比去年同期下滑幅度較大,支持政策雖然會對產能恢復起到促進作用,但時間上還是需要一個周期,不可能三兩個月就從供應量上看到明顯效果,至少要半年到一年時間。
“現在養豬的頭均盈利能達到1400-1500元,市場上缺口依然很大,存在嚴重供不應求情況。”孫雙勝對記者稱,市場受供求關系影響,下半年的節氣消費,應該還會把豬價向上拉動。他表示,草根調研數據顯示,市場上生豬數量悲觀來看已經減少了70%,樂觀看也少了50%。這么大的缺口,供給端一下子很難補齊上來,到明年市場缺口也很難補齊。
新希望也表示,豬肉價上漲直接原因是生豬供應量減少。生豬供應量減少一方面是豬周期的影響,另一方面是非洲豬瘟的爆發和蔓延,部分地區生豬與能繁母豬的產能下降幅度明顯。在國家出臺政策支持生豬產業發展的大環境下,生豬價格上漲勢頭得到控制,但受供需影響生豬價格仍將保持高位。
產業集中度將大幅提升
雖然本輪豬周期將持續時間長,價格震蕩幅度大,對市場影響廣,但可以預見的是,在經過此番周期洗禮后,我國生豬養殖產業的集聚程度將獲得大幅提升。
孫雙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表示,雖然政策對于生豬生產恢復會起到一定推動作用,不過因為現在非洲豬瘟疫苗還沒有真正研制出來,很多中小散戶還是不敢貿然投資養殖,即使想養的也沒有錢養。現在除了大型集團企業、上市公司有資本實力跑馬圈地,個體戶很難有這個資金實力。
“從資本的角度看,生豬生產需要資金支持。而從產業的角度看,大企業的成本支出相對也會小很多,并且有迅速恢復生產的能力,規模企業目前投入擴產更有優勢。”孫雙勝說,規模豬廠的一頭母豬一年可以生產二十四頭,農戶只有十七八頭。而且小散養殖企業生產技術不好,平均消耗3斤糧食才繁1斤肉,而大型企業消耗2.4斤糧食就可能出1斤肉。從這個角度來看,此輪豬市震蕩也是好事。只有實現規模化養殖,才能更好推進產業發展,實現環保養殖。
上述不具名生豬養殖行業上市公司董秘也對記者表示,現在雖然豬價創了歷史新高,但據實際觀察,市場補欄的積極性并沒有明顯提升。大企業敢于補欄,但是小散戶補欄還是不太積極。中國目前還沒有形成特別有規模的生豬生產企業,即使龍頭企業溫氏股份有2000萬頭的產量,在全國6億頭的總產量中占比也很小。經過此輪產業震蕩后,市場產能集聚度肯定會有明顯提升。
“養豬行業雖然是傳統產業,但是現在門檻越來越高。除基礎設施、環保投入外,還有各種疾病的威脅,使得許多實力有限的養殖戶不得不退出市場。”梅錦方也認為,規模化企業相對資金實力強,防疫水平高,通過這輪周期將進一步擴大市場占有率,市場規模化水平將獲得進一步提升。
梅錦方表示,近年來大企業的產能增量在逐步提升,一旦疾病防控實現穩定,產能就會釋放出來,市場占比就會大幅提升。養豬行業實現規模養殖后,整個行業的養殖水平將提高,無論食品安全問題還是行業產出率問題,都會獲得提升。而從政策層面來看,通過這輪周期,養殖業獲得了更多支持,原來一些環保方面的過激政策可能會出現調整,比較粗暴的禁養限養也會得到改善。
21:15 | 創新消費場景與多元業態協同 滬市... |
19:59 | 5月6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科思... |
19:49 | 前4個月機構調研A股2534家公司:聚... |
19:48 | 音樂邂逅美酒 茅臺王子酒點燃貴陽... |
19:48 | 立夏:預備,接收夏日信號! |
19:43 | 首程控股攜多款前沿機器人產品亮相... |
19:27 | 藍佛安:各方應堅定落實10+3領導人... |
19:26 |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出席并主持... |
19:03 | 重慶信托:2024年信托業務實現凈利... |
19:02 | 微信“五一”數據報告:假期微信支... |
17:39 | 五糧液以“和美文化”再啟百年世博... |
17:34 | 2024年上市公司薪酬榜出爐 000415...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