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嵐
8月30日,艾媒咨詢發布《2019上半年中國在線音頻市場研究報告》,報告顯示,在線音頻行業目前總體呈現三大向好態勢:其一,在線音頻市場有望保持穩定快速增長態勢;其二,語音內容付費仍有較大的潛力。其三,在線音頻平臺泛娛樂生態漸成趨勢。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在線音頻內容與場景的進一步挖掘,市場有望持續保持穩定快速增長態勢。預計到2020年,中國在線音頻用戶規模將達5.42億人。
三強爭霸 多場景探索新增長
當前,在線音頻行業的業務模式主要以綜合在線音頻平臺,垂直有聲閱讀平臺,音頻直播平臺三類形式為主。其中,綜合性平臺得益于其豐富的音頻內容和展現形式,市場規模增長最為顯著。
綜合性平臺的賽道上,目前已基本形成荔枝(原荔枝FM)、喜馬拉雅FM、蜻蜓FM三家巨頭爭霸的穩定競爭格局。艾媒咨詢的報告數據顯示,2019上半年,作為頭部企業的三大平臺,均保持著千萬級別以上的月活量,穩居市場領先地位。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中國在線音頻市場用戶規模已達4.25億人。如今,各大在線音頻平臺正依托人工智能發展的浪潮,加快對智能硬件的布局,積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場景,以探索全新的增長點。其中,喜馬拉雅FM、蜻蜓FM等均有布局智能硬件,力圖構建多維度的音頻場景,而荔枝則憑借自主開發行業領先的音頻AI技術,實現了用戶在手機上輕松錄音、編輯和上傳音頻的創作裂變,為聽眾提供千人千面的內容推薦,也為主播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內容分發。
用戶規模的持續增大,也必將帶來用戶付費潛力的再次發掘。以在線音頻平臺的直播業務為例,艾媒報告數據顯示,在線音頻平臺的直播聽眾完全不付費的比例僅占13.0%,絕大多數聽眾在收聽直播時存在打賞行為。其中,高頻打賞的聽眾的比例高達17.4%。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有付費意愿的聽眾基數相對較大,音頻內容付費仍具有較大潛力。
監管趨嚴 倒逼優勝劣汰
正如所有高速發展的行業一樣,在線音頻也擁有全行業痛點。作為典型的內容服務行業,始終繞不過版權侵權與內容敏感問題。2019年6月,國家網信辦會同有關部門針對網絡音頻亂象啟動專項整治行動,全行業26款頭部應用被要求下架自查、整改。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強監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規范行業良性發展的作用,倒逼企業提高合規能力,實現行業內的優勝劣汰。
與圖文、視頻領域相似,強監管之下,在線音頻領域也進行了自查整改,目前看效果顯著。其中,包括荔枝、喜馬拉雅FM、網易云音樂等在內的多家企業,在第一時間展開了自查整改行動,“審核更完善了,平臺更規范了,內容更優質了”,并獲得了監管機構的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內容把關的重要環節,審核工作中還大量應用到了人工智能技術。據了解,包括YY、網易云音樂、荔枝等在內的企業,都將各自的AI識別技術應用于內容審核,從人工與技術多個層面,過濾篩查違規違法的有害信息。強監管之前,有企業也早已做了準備,如荔枝早于2018年10月便設立了內容安全中心,從內容生產者層面嚴格把關。
“相信隨著全行業合規性的逐步完善,監管環境與市場會提供更大的舞臺給這些真正優質的在線音頻企業。”一位行業從業者這樣表示。
賽程過半 生態探索成為關鍵
當前,各大在線音頻平臺已經基本滿足了用戶在特定場景特征下收聽音頻的需求。隨著知識付費熱潮的逐漸退去,如何進一步構建可持續發展的音頻內容與場景生態,為用戶、為行業創造更多價值將成為賽道競爭的重點。
其中,在全行業探索泛娛樂生態的當下,早已布局語音直播和泛娛樂化內容付費的荔枝,以差異化發展在市場競爭中突圍,并率先實現規?;?。據了解,在行業頭部平臺中,喜馬拉雅FM、蜻蜓FM均主打大IP以及內容付費產品開發的PGC模式(專家生產內容模式);只有荔枝主動選擇通過UGC模式(UserGeneratedContent,即用戶生產內容模式)在行業探索自己的商業形態。
以荔枝App為代表的UGC在線音頻平臺,則改變了廣播收音等傳統音頻信息被動的輸出與接收的交互模式,通過打通平臺內用戶與用戶之間的互動,釋放用戶價值,在內容生產與交互上有著天然的優勢,實現規模盈利,率先形成了UGC閉環生態圈。
據艾媒報告數據顯示,目前有超過五百萬月活躍主播和超千萬量級月活躍用戶聚集于荔枝App,UGC內容生產用戶達2230萬,用戶上傳播客節目超過1.29億,總播放次數超過50億次。該平臺憑借海量的主播、過億的音頻內容以及強用戶粘性,構建了主播與粉絲的龐大生態系統,實現用戶規模和盈利規模的同步增長,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音頻互動娛樂平臺。
在線音頻行業的競爭已經進入白熱期。堅持PGC模式的平臺能保障平臺生產出高質量的內容,但終歸要面臨成本高,活躍度低的窘境;UGC平臺可以聚集更高人氣,避免出現侵權問題,但難免也要面臨內容良莠不齊的情況。如何在孵化平臺內容“源頭活水”的同時,保障內容質量與內容安全,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內容生態成為全行業的共同課題。
(編輯 孫倩)
17:32 | 國內首個氣候準則征求稿面世 助力... |
17:02 | “五一”假期前三天入境游客使用支... |
16:59 | 中科星圖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6:58 | 海南機場擬23.39億元收購美蘭空港5... |
16:57 | 永輝超市遵義胖東來模式調改首店開... |
16:00 | 特斯聯發布2024年財報:在手訂單金... |
15:58 | 滬市公司2024年研發投入破萬億元 ... |
15:56 | 低空經濟快速崛起 科創板公司堅持... |
15:55 | 京能置業第一季度實現營收3.15億元... |
15:42 | 中國建筑第一季度營收穩健增長 控... |
15:38 | Momenta與Uber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將... |
15:36 | 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智化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