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群
近日,上市公司中天能源與地方AMC國厚資產簽署了債務重組及咨詢顧問協議,其通過表決權委托的形式委托國厚資產對中天能源和下屬子公司的債務危機進行風險處置,并在公司的資產處置和企業經營管理等方面提供咨詢顧問服務。
關于此次協議簽署情況,交易所進行了問詢,《證券日報》記者跟蹤了解了相關情況。6月14日晚,中天能源在回復上交所問詢函中表示,國厚資產作為公司控股股東銅陵國厚天源的實際控制方,為公司提供有償中介服務,與其作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方的身份不存在矛盾。
AMC參與上市公司債務風險化解出新招
2018年中國股票市場整體出現了大幅下行,上市公司大股東股票質押融資爆倉、債券違約等金融風險加速暴露,上市公司資金鏈斷裂風險驟升,違約事件頻頻發生。
為化解此類金融風險,2018年各地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紓困民營上市公司的措施,著力幫助困難企業渡過難關,促進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AMC機構作為化解不良資產風險的主力軍,依托專業優勢,開展通過問題企業托管經營、債務重組、資產重組等創新方式參與部分上市公司的危機化解工作。
“化解金融風險、為上市公司或問題企業紓困,并促其獲得新的發展是AMC的核心功能和使命所在,也是專業優勢的體現”,一位行業專業人士表示,“相當一部分企業的困難是暫時性的,是具有救助價值的”。以中天能源為例,因大股東股權質押且被多次輪候凍結和債務違約,導致公司流動性短缺困難,同時公司面臨訴訟不斷增加、人員流失、業務停滯等經營問題,逐步陷入困境。該公司嘗試各種救助途徑仍未能顯著改善面臨的困境,于是開始與國內首批地方AMC國厚資產進行洽談,希望借助國厚資產在困境企業救助和債務重組等領域的專業優勢和豐富經驗,助力化解公司危機。
今年3月初,國厚資產旗下控股子公司銅陵國厚天源與中天能源原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之一鄧天洲簽署了《表決權委托協議》。據公告顯示,中天能源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將其持有的公司股份的表決權委托給國厚天源,公司控股股東由中天資產變為國厚天源。國厚天源通過表決權委托的形式取得對中天能源18.70%股權的表決權、提名和提案權、召集權等權利。
“國厚天源雖因協議安排被認定為公司控股股東、擁有實際控制權,但其享有的僅為受托股份對應的表決權相關權利,而并不享有相應股權的所有權、處置權等,其并非受托股份的受益方,亦不參與上市公司的股份分紅及剩余價值分配。”關于公司控股股東的變更一事,中天能源相關負責人強調,“故此次表決權委托并非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控制上市公司為最終目的,具有階段性特征,實為國厚天源實現困境企業救助的手段和方式,并以期通過此階段性安排實現對中天能源的資產管理、債務疏解,從而達到優化公司資產,助力化解債務危機的救助目的”。業界評價,此次表決權委托引發的實控人變更并不同于通常意義下的實際控制人變更,國厚天源亦不同于通常意義上的控股股東,而是AMC機構在上市公司紓困中采取的一種必要做法。
AMC托管化解上市公司風險取得階段性成果
據中天能源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簽署的《債務重組及咨詢顧問協議》是繼《表決權委托協議》之后,為化解中天能源債務危機的又一重要舉措,將加速推進公司實現正常生產經營,符合公司的長遠發展戰略和全體股東的利益。通過借助國厚在不良資產管理運營、債務重組和金融服務等方面的綜合優勢,著力化解公司債務風險,處置公司低效資產、完善企業經營管理,避免因股票質押、債務違約發生交叉違約風險;并計劃通過出資或募資方式,為中天能源的生產經營提供流動性支持,幫助紓解債務危機,努力讓公司早日重新走上正軌。
該人士還表示,自簽署《表決權委托協議》以來,國厚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顯著的階段性成果,為中天能源債務危機的全面化解打下了堅實基礎。例如公司治理得到強化,保證股東大會、董事會正常運轉,有效決策;國厚資產積極為中天能源旗下多家子公司注入流動性支持,維持公司基本運營;全面制定債務危機化解思路,溝通協調各家債權人,完成債務梳理工作,并保持與各級政府、相關合作伙伴的密切溝通;促成以某大型國有銀行作為牽頭人,召開第一次債委會,促成債委會主席牽頭行與各成員行簽訂債委會公約,初步達成債務危機化解方案。通過一系列工作的開展,促使各主要債權人對中天能源重新構建起信用體系。
據了解,當前,國厚資產與原控股股東、債委會主席單位正在著力通過債務重組、市場化債轉股、注入流動性、產業合作、大股東債務紓解和咨詢顧問等綜合措施逐步幫助中天能源化解債務危機,走出困境;同時,將積極創造新的營業收入增長點促進企業早日實現健康持續發展。
(編輯 上官夢露 策劃 趙學毅)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