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石運來
4月23日,民生控股召開2018年度股東大會。董事長余政、總裁陳家華等公司核心高管悉數出席股東大會。在現場交流環節以及會后,董事長余政坦誠地針對投資者普遍關心的上市公司經營中的主要問題和《證券日報》記者進行了深入交流。
主業穩健但缺乏潛力
民生控股年報顯示,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8061萬元,主營業務有兩塊,一是典當業務,二是保險經紀業務。其中典當業務實現收入7048萬元,占營業收入比重為87%,其余全部為保險經紀業務。公司營業收入比2017年增長12.87%,實現凈利潤1998萬元,同比下滑26.57%。2018年末公司總資產91976萬元,其中凈資產87196萬元,資產負債率只有5.2%。除了主業清晰穩健、資產質地干凈之外,公司的運作規范、人員精干:截止到2018年底,上市公司總共只有51名員工,稱得上是上市公司中的“袖珍股”。
盡管如此,公司目前的主業要進一步做大卻并不容易。余政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公司的保險業務利潤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不大。公司的典當業務主要由控股子公司民生典當運營,目前在北京和成都設有經營場所。雖然國內典當行業從總體上看業務量和資金利用率都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但目前典當企業主要是利用自有資金進行經營,典當企業要想從銀行融資實現做大的難度比較大,這也限制著這個行業進一步拓展的空間。
未來期待監管政策破題
有關心民生控股的投資者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民生控股的投資價值可謂讓人“愛恨交織”:上市公司目前資產質地整體上非常干凈,財務負擔很輕,很讓投資者動心。但是,由于受目前主業發展空間制約,又體現不出投資的價值,未來只有寄希望于公司轉型乃至被“借殼”,但從公開信息來看,這方面目前顯然還看不到輪廓。
余政告訴本報記者,對中小股東投資者的想法非常理解,但涉及到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又不那么簡單。本報記者注意到,公司董事會在2019年發展展望中提出,將認真分析準確把握市場動態,深入了解政府監管機構關于上市公司運作的新政策新規則,并將完善員工激勵考核機制。
余政表示,在監管政策允許的前提下,公司未來并不局限于整體上市一條路。在他看來,資本運作要立足長遠和高標準,產業上要注意選擇面向未來發展方向的新興產業。“上年份的茅臺更有味道”,他如此描述公司的未來。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