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孟凡軍
2018年已經臨近尾聲,“保殼”成了許多ST公司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這其中,*ST信通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證監會立案調查尚無結論,銀行賬戶多數被凍結,業績逐漸下滑。2017年公司年報已經被出具非標意見,如果今年年報再次被出具非標意見,公司將按照相關規定暫停上市。
據悉,公司已向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重整,以恢復公司資金的流動性、正常履約能力、可持續經營能力。
面臨暫停上市風險
2016年,*ST信通營業收入為13.31億元,凈利潤為1.30億元,凈資產為32.29億元,每股凈資產5.12元。2017年上半年,*ST信通的發展還一切正常,但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公司開始陷入控股股東億陽集團債務訴訟糾紛,情況不斷惡化。
2017年12月26日,*ST信通公告稱,公司基本賬戶等十多個主要銀行帳戶資金均被凍結,公司被法院申請凍結的資金總額為31.6億元,實際凍結8.62億元,導致公司的資金流動性受到限制,對經營和財務狀況造成較大不利影響,上交所決定對其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從2017年12月27日起由“億陽信通”變更為“ST信通”。
此后,因公司2017年度財務報告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上交所決定對公司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2018年4月26日起,公司名稱由“ST信通”變更為“*ST信通”。
2017年*ST信通大幅虧損,當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3.26億元,凈利潤為-24.79億元,凈資產為7.09億元,每股凈資產1.12元,同比2016年,不僅巨虧且凈資產大幅下降。而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7.17億元,凈利潤為-4.58億元,凈資產為2.50億元,每股凈資產0.40元。
在2018年三季報中,公司表示,受控股股東億陽集團債務訴訟的影響,公司基本賬戶在內的多個賬戶被凍結,正常的投標受到很大影響,新簽約合同額下降。由于業務及回款均受到影響,員工積極性受挫,工作效率降低,骨干流失,對公司持續經營帶來較大風險。
在三季報披露之后至今的一個多月內,公司又多次公告了新增銀行賬戶被凍結、新增涉及訴訟、資金被劃扣、相關房產被拍賣等可能會對公司損益產生負面影響的眾多事項。
一位不愿署名的券商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當前公開資料看,*ST信通2018年度再次虧損幾乎成定局。而且,上述事件對公司的發展影響在未來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同時,2017年度會計師事務所已經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對于即將過去的2018年,會計師事務所如何出具審計報告,也非常值得關注。如果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2018年年報再次出具非標意見,公司將按照相關規定暫停上市。
申請重整破局
而在2017年12月初,證監會向*ST信通下發《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調查迄今仍在進行中。靴子尚未落地,最終調查結果如何,仍像“達摩克利斯之劍”懸于公司頭上。如立案調查事項被最終認定存在重大違法行為,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暫停上市。
公司表示,自2017年下半年危機爆發以來,已經采取了多種措施來維護公司和中小股東利益。盡管公司資金被限制,但依然聘請專業律師團隊就涉及訴訟的案件向各地法院應訴、申訴;對于所涉案件中原告提交的所有證據均予以否認。公司稱,經核查,公司董事會從未就為控股股東提供擔保相關事項做出過決議,原告所提供的公司董事會決議上的董事簽字,經公司董事們辨認,不是董事的親筆簽字,董事會決議系偽造。公司正在積極尋找有效措施,依法維護公司的合法權益,并保留追究造假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目前,*ST信通正在嘗試重組來突破當下局面。
10月15日,公司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批準通過了《關于向人民法院申請重整的議案》。議案稱,因公司累計涉及訴訟40余起,銀行賬戶多數被凍結,多處房產及20余家子公司股權被司法凍結,5000余萬元銀行存款被法院強制扣劃,導致公司正常生產經營受到較大影響,財務狀況嚴重惡化,無法實際履行清償到期債務的法律責任,符合法律規定的重整標準。因此,公司擬向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重整,以恢復公司資金的流動性、正常履約能力、可持續經營能力和公司原有的價值,保護全體股東的合法權益,謀求長線發展。
據最新披露信息,公司已向哈爾濱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了司法重整申請。
上述分析師對記者表示,目前公司可能觸發暫停上市風險的僅僅是會計師事務所是否再次出具非標意見一項,其它尚不涉及。
他表示,*ST信通如今面臨的困境,主要是因為為控股股東做了很多沒有履行程序的擔保而造成的。而這些訴訟會給公司帶來的損失具體有多大還存在變數。最高人民法院在今年8月份出臺了《關于審理為他人提供擔保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征求意見稿)》,明確了上市公司違規擔保原則上對公司無效,所以,*ST信通目前所面臨的累計40余起訴訟中,其未履行程序所承擔的擔保責任未來結果如何,現在還存在不確定性。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