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沙鋼股份停牌已經超過21個月,堪稱曠日持久。近日,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獨家獲悉,沙鋼股份重大資產重組的方案調整已經接近完成,將德利迅達從重組標的中剔除,近期或披露新的重組預案并申請復牌。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從兩個相對獨立的信源處得知,由沙鋼集團主導,以所控制香港公司的名義收購GS24.99%股權的交易已經完成,估值較蘇州卿峰收購時高出一大截,將在近期完成過戶。這筆交易將在沙鋼股份新的重組預案中有所體現,沙鋼集團借此掌控重組的主導權,避免李強(蘇州卿峰及德利迅達法定代表人)等人話語權過重,從而減輕“借殼”的嫌疑。后續,GS剩余股份也有繼續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
德利迅達被剔除
回顧沙鋼股份重組進程,最早要追溯至2015年初的協議轉讓,沙鋼集團與境內自然人李非文、劉振光、黃李厚、李強、王繼滿、朱崢、劉本忠、燕衛民、金潔等9人分別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合計轉讓8.69億股(占總股本的55.12%)。隨后不久,沙鋼股份籌劃第一次重大資產重組,2016年初宣布終止。2016年9月,沙鋼股份再度停牌籌劃重大資產重組。
此次的重組方案是,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收購蘇州卿峰100%股權,以及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德利迅達88%股權。蘇州卿峰100%股權作價229億元,德利迅達88%的股權作價29.08億元,合計達到258.08億元。同時,沙鋼股份擬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2億元。由于蘇州卿峰持有德利迅達12%股權,此次交易完成后,沙鋼股份也將可以控制德利迅達100%股權。
根據之前的重組預案,蘇州卿峰通過境外全資持股平臺公司EJ收購了GS(全稱“GlobalSwitchHoldingsLimited”)49%股權,EJ還擁有GS另外2%股權的購買期權,行權價格為2英鎊。因此,沙鋼股份真實的收購標的是GS的控股權。GS是歐洲和亞太地區領先的數據中心業主、運營商和開發商,沙鋼股份收購的目的是開拓數據中心的業務,另一收購標的德利迅達也同樣從事數據中心的業務。
接近該交易的人士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當初之所以要一起收購德利迅達,是看中其數據中心運營團隊,因為沙鋼股份此前主業與此無關,缺乏這方面的運維人才。該人士還表示,德利迅達現在被剔除出重組標的,是因為涉及中概股。德利迅達原為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創博國際實際控制的公司,后來退市拆除了VIE架構。
沙鋼集團主導重組
之前的重組預案顯示,沙鋼集團持有蘇州卿峰23.9%股權,為蘇州卿峰第一大股東;上海領毅持有18.39%股權,皓玥挲迦及其一致行動人堆龍致君、順銘騰盛合計持有18.39%股權,二者并列第二大股東。因此,蘇州卿峰不存在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沙鋼股份前后出資52億元,亦不能掌控蘇州卿峰。
另一情況是,德利迅達的實際控制人李強,未直接持股蘇州卿峰,卻成為法定代表人,在蘇州卿峰收購GS部分股權后,還擔任了GS的董事長。加上此前受讓沙鋼集團所持沙鋼股份,外界普遍認為李強主導了該項交易,由此帶來規避“借殼”的質疑。
這也是監管層關注的重點,各方需以實際行動證明不構成“借殼”。接近沙鋼股份重組交易的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e公司記者,沙鋼集團近期通過在香港的公司,完成了對GS24.99%股權的收購,估值較蘇州卿峰收購時明顯高了一大截。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從另一獨立信源處驗證了這一收購方式和收購比例。有了這額外的24.99%股權,沙鋼集團在GS的話語權明顯增強,進而可對沙鋼股份的重組產生重大影響。
接近交易的人士還表示,之所以此次收購的比例是24.99%,是因為英國出臺了新的規定,涉及數據中心資產的股權交易,比例超過25%就要經過嚴格的審查,很難被通過。對于GS剩余股權,沙鋼集團或其關聯方未來也可能會繼續收購,也有可能會注入沙鋼股份。該人士還表示,這些將在沙鋼股份新的重組預案中有所體現,披露后或將會申請復牌。
沙鋼股份當前有47000余名股東,已被鎖定近兩年。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沙鋼股份復牌后的走勢才是最值得關注的。有業內人士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分析,沙鋼股份停牌時間過長,部分資金已經付出較高的成本,復牌后的拋售對股價造成較大的壓力。另一方面,此次重組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沙鋼股份的估值體系,是按照傳統的鋼鐵行業,還是按照互聯網數據中心?若按前者,當前沙鋼股份的市盈率明顯偏高。
11:40 | “7天5板”牛股突發利空,開盤跌停... |
10:58 | 穩進提質繪新篇 中誠信托2024年報... |
10:46 | 淘寶閃購上線6天:外賣單日訂單量... |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