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琳 見習記者 王小康
2014年就開始建設,本該在2016年完工的項目一拖再拖,原以為等到2018年年底能夠最終完成,沒料到一則關于終止募投項目的公告,最終讓投資者傻了眼。
5月16日,海印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終止募投項目“廣州國際商品展貿城”(以下簡稱“商品展貿城項目”),并擬將該項目剩余的4.16億元募集資金及利息收入用于部分償還銀行貸款和永久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海印股份的行為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關注,深交所對此下發關注函,要求其解釋。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2014年海印股份定增時的募投項目原本為廣州國際商品展貿城—國際汽車展覽交易中心(以下簡稱“汽車展覽交易中心項目”),但在拿到募集資金后,海印股份迅速變更經營業態,將其改為商品展貿城項目。如今,商品展貿城項目也不幸“夭折”,海印股份的募投項目可謂是多災多難。
《證券日報》記者就上述問題給海印股份發去采訪提綱,截至6月6日發稿時,公司方面沒有回復。
募投項目變更后進展緩慢
2014年5月9日,海印股份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9988.02萬股,募集資金8.34億元。其中,5.84億元用于汽車展覽交易中心項目,剩余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在當時發布的募集資金運用可行性報告中,海印股份曾表示:“該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符合國家相關的產業政策以及未來公司整體戰略發展方向,具有良好的市場發展前景和經濟效益。項目完成后,能夠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競爭能力,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
2014年6月份,海印股份非公開發行完成。然而2014年7月份,公司董事會就將募投項目的經營業態由“汽車及其相關配套產品的展覽、交易市場”調整為“紡織、布料、皮革及皮草等批發和零售”。
募投項目在變更為商品展貿城項目后進展一直很緩慢。海印股份2014年年報顯示,2014年該項目的投資進度為23.78%,預計在2016年2月份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然而到了2016年,本該完成的項目卻未能如期完成。據海印股份2016年年報顯示,該項目投資進度僅為35.30%,預計完成時間也延遲到了2018年年底。據公司2017年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底,該項目投資進度為35.43%,僅比2016年往前推進了0.13%,基本處于停滯狀態。
四年虧損5062萬元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18年5月份,海印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終止商品展貿城項目,并計劃將終止募投項目后剩余的4.16億元募集資金及其利息收入用于償還銀行貸款和永久補充流動資金(其中1.5億元將用于償還銀行貸款)。
對于終止該項目,海印股份給出的理由是“為了最大限度發揮募集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資產負債率,改善公司流動資金狀況,提升公司經營業績回報股東。”
5月16日,深交所對海印股份發去關注函,要求公司及相關方核查并說明問題。在海印股份其后的回復函中,針對募投項目終止的原因、必要性以及合理性進行了解釋。
海印股份表示,受項目實施區域的交通環境改善進度低于預期、批發行業的需求增速持續放緩以及電子商務高速增長的沖擊,募投項目投資回報收益率大幅下降,且未來收益率顯著低于公司的債務融資成本,資金使用效率明顯偏低。而終止后,預計2018年凈利潤將虧損210.84萬元。考慮到公司2015年、2016年、2017年凈利潤分別為2.07億元、2.43億元、2.95億元,2018年的虧損占公司凈利潤比例不足1%,對公司影響較小。因此,項目終止后,使用剩余募集資金用于償還銀行貸款、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將增強公司的償債能力,提升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
據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7年,商品展貿城項目累計實現營業收入321萬元,累計實現凈利潤-5062萬元。
經濟學家宋清輝對于公司終止募投項目的情況表示,“海印股份募投項目存在前后矛盾問題,可能會給公司募投項目的預期效益帶來一定影響。”
此外,《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海印股份在2016年曾通過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11.11億元,投入上海市浦東新區周浦鎮25街坊60/1丘項目。據公司2017年年報顯示,預計將在2018年底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該項目,進展僅為18.08%。
一年的時間是否足夠海印股份完成項目建設,是否會像商品展貿城項目一樣一拖再拖,最終夭折,其結果還有待觀察。
11:01 | 宏創控股擬635億元收購宏拓實業 打... |
10:58 | “愛股票APP”等賬號,關閉! |
10:39 | 畢馬威中國長三角高端裝備新質領袖... |
10:39 | 東風汽車與華為戰略牽手 共建智能... |
09:37 | 第十二屆富國論壇順利舉辦 激辯資... |
09:05 | 中金所:豐富產品業務體系 推動中... |
09:05 | 全國首家金融業聯合人民調解組織在... |
09:04 | 飛龍股份:液冷服務器項目已批量供... |
23:32 | 直擊年度股東大會:穿越發展周期 ... |
23:32 | 端午文旅新圖鑒:民俗游點燃消費熱... |
23:32 | 多地市內免稅店接連落地 入境消費... |
23:32 | “小接口”大生態 國產手機巨頭聯...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