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矯月
隨著“年報披露季”來臨,上市公司分紅計劃相繼亮相。據同花順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3月18日,有315家上市公司發布利潤分配或資本公積金轉增預案。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不同以往的是,在上述披露利潤分配或資本公積金轉增預案的上市公司中,現金分紅已經成為上市公司分紅的標配。其中,鐵流股份、步長制藥、寒銳鈷業、創新股份、深赤灣A、麗珠集團等上市公司更是拋出每10股派10元(含稅)以上的大比例現金分紅預案。
其中,麗珠集團以每10股轉3股派20元(含稅)的預案格外亮眼,其現金分紅力度直追中國神華的每股2.97元(含稅)。
對此,有市場人士分析,在政策引導下,近幾年上市公司分紅的積極性明顯提高,連續分紅公司的占比也明顯上升。中國神華自2007年上市以來,已累計分紅逾千億元,為上市公司樹立了標桿。在神華效應的影響下,股息率高的上市公司越來越受到投資者追捧。
591億元現金分紅樹立“價值標桿”
盡管中國神華2017年度分紅方案尚未公布,但投資者已經開始抱有良好預期。
2016年度,神華派發每股0.46元的現金股息(含稅),另外公司還派發每股2.51元(含稅)的特別股息,兩項相加后,派發的現金股息達每股2.97元(含稅),現金分紅總額達590.72億元(含稅)。
中國神華這份史上最豪分紅方案被市場視為利好,消息公布后兩個交易日股價上漲約兩成。
單從分紅金額還不能充分說明中國神華的“土豪”行為,最讓市場側目的是,神華2016年實現凈利潤為227.12億元,而公司所發的現金大紅包為其凈利潤的2.6倍。就是說,590.72億元真金白銀的分紅不僅要用掉2016年全部凈利潤,還要再拿出往年積累。
對于中國神華推出的巨額分紅,市場給出了多種不同的分析和猜測。其中,有市場人士認為,公司的此次巨額現金分紅主要是為了響應政府號召的現金分紅政策而推出的。也有市場人士猜測,公司的巨額分紅是因為大股東需要資金,為央企并購重組鋪路。
也有市場人士指出,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煤炭去產能的大背景下,如果不能大規模投資,中國神華手上的錢并沒有太多的好去處。而公司本身負債水平不高(資產負債率33.5%)、現金充沛的話,分紅把錢分掉,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雖然市場猜測不斷,但總體來說,中國神華的巨額分紅為投資者長期價值投資提供了充分理由,受到各方充分肯定。分析人士指出,近年來,證監會出臺一系列政策鼓勵上市公司提高分紅回報,并與財政部等相關部門協調、出臺了差別化紅利稅優惠政策。此次中國神華積極回應管理層倡導,對一些具備高分紅能力的上市公司無疑具有積極的示范作用。
上市公司提升吸引力現金分紅更“靠譜”
如何提前判斷可能高比例分紅的公司,有券商研究員認為,可以從未分配利潤、貨幣資金和大股東持股比例等三個方面信息來篩選。首先,企業的股息主要來自當期的經營利潤和以前多年累積下來的留存收益。因此,有大量未分配利潤的上市公司,其高分紅的概率比較高;其次,上市公司還需要有大量現金,這樣才有可能分現金;最后,大股東持股比例越高,越可能會大比例分紅。
例如2016年末,中國神華賬面貨幣資金余額507.57億元,其他流動資產余額427.01億元。會計報表附注顯示,其他流動資產主要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和發放貸款及墊款、委托貸款等,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333.5億元,全部為公司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且絕大部分為期限90天的理財產品,可在未來三個月內收回。貨幣資金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二者合計達841.07億元,足以支付其本次590.72億元的一次性巨額現金分紅。
有關專家特別指出,以往爆炒高送轉的模式已經玩不轉了,現金分紅才是正路。中國神華的分紅方案,展現了藍籌股的獨特優勢——股價低、公司有大量現金,愿意派發給投資者。在保障公司經營業績的基礎上,將真金白銀回饋給股東,這才是價值投資者眼中“靠譜”的公司。
有分析人士認為,如果其他有實力的上市公司也能適當推出類似的大額特別股息分配方案,將會提高藍籌股的吸引力,有利于引導投資者價值投資、理性投資。
13:14 | 大商所就純苯期貨、期權合約及相關... |
13:14 | 證監會舉辦2025年“5·15全國投資... |
12:59 | TCL華星攜APEX臻圖與印刷OLED“全... |
12:48 | 這一板塊持續爆發,4股斬獲3連板! |
12:47 | 剛剛!吳清出席,證監會重磅發聲! |
12:44 | 淘寶在哈薩克斯坦推出俄語版及包郵... |
12:21 | 電廣傳媒聯合達晨1.15億元投資馬欄... |
11:37 | 技術創新引領發展 中策橡膠即將開... |
11:24 | 恒瑞醫藥正式啟動H股全球公開發售 ... |
11:22 | 八連板!603389,公告后再漲停! |
11:19 | 網宿科技重磅升級邊緣AI平臺 三大... |
11:12 | 3天3板!集泰股份“一字板”漲停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