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深入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84號,以下簡稱《意見》)文件精神,由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供應鏈金融委員會主辦的,以“發展供應鏈金融、重塑全球價值鏈”為主題的中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暨中國供應鏈金融論壇在中國在全國人大會議中心禮堂舉辦。全國人大前副委員長蔣正華、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原副主任張志剛、國家開發銀行原副行長、中國開發性金融促進會執行副會長李吉平以及來自各地知名企業家近900人出席會議,就加快供應鏈金融體系建設,促進供應鏈信用服務,推進供應鏈全球布局進行深入研討。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與核心,供應鏈的應用與創新離不開金融服務的有效支撐,《意見》明確提出,要積極穩妥地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做好金融鏈金融服務的創新。同時,供應鏈金融也是商業銀行以及金融科技等金融機構重要的利潤來源和未來最具潛力的利潤增長點。鑒于此,傳統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企業都緊跟供應鏈應用與發展趨勢,積極對接國家支持政策,不斷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在拓展自身業務的同時促進供應鏈和各參與主體持續健康發展。
民盛金科董事長閆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是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引領全球化提升競爭力的重要載體,具有重要意義。具體而言,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有利于加速產業融合、深化社會分工、提高集成創新能力;有利于建立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合作共贏的協同發展機制;有利于加強從生產到消費各環節的有效對接,促進供需精準匹配和產業轉型升級;有利于我國企業更深更廣地融入全球供給體系,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落地,打造全球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供應鏈在新時代、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全球市場來看,僅一項保理業務一年規模高達2.4萬億的量,65%在金融相對發達的歐洲,而且仍然以每年6%到8%的速度發展。根據相關的研究報告認為,保理是最適合中小企業貿易工具,靠大企業、核心企業的信用為中小企業來融資,風險相對比較小,風險相對較小的金融產品,同時具有逆周期的特點,尤其是新常態下解決實體經濟融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
目前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中小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會存在資金周轉需求,這類需求往往具有數額小、需求急、高頻次、成本高等特點,而傳統的金融服務在每次業務發生時,需要線下走貸款流程,手續繁瑣,審核時間較長,難以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2017中小企業融資發展白皮書》顯示,98%的中小企業主要問題仍然是融資難,融資貴,缺少創新型的供應鏈金融服務的支持成為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最大困難之一。研究報告指出,至少有20萬億元的市場空間等待去解決,這不僅是銀行業的機會,更是金融科技公司和互聯網金融公司的機會。
近幾年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更多的人享受到多元化的金融服務,尤其是第三方支付、網貸等個人金融服務,基本滿足了廣大民眾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但供應鏈的TO B的金融服務的發展相對弱勢一些。對此,民盛金科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主要是TOC的金融服務門檻較低,相對于供應鏈金融服務更容易實現,所有發展更迅猛一些,但是隨著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及數據的積累,供應鏈的金融服務在20萬億的市場面前有望向第三方支付一樣實現井噴。
在過去的2017年,民盛金科便是以支付為抓手,扎根垂直細分行業,主要圍繞基建項目、上市公司和大型規模企業的供應鏈環節,通過擴大信息源的獲取和交叉驗證,整理跟蹤企業與上下游間的業務往來經營數據,開展供應鏈、保理業務,為建筑、餐飲、快遞、物流、會展等行業企業提供創新型金融服務。經過一整年的積累,公司在垂直細分領域的供應鏈上的金融服務有了足夠的話語權,面對全國中小企業20萬億的市場,公司表示將通過“現金流、物流、人流”大數據分析,打通產業鏈條,提供深度金融服務,降低供給成本,提高金融供給效率,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21:15 | 創新消費場景與多元業態協同 滬市... |
19:59 | 5月6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科思... |
19:49 | 前4個月機構調研A股2534家公司:聚... |
19:48 | 音樂邂逅美酒 茅臺王子酒點燃貴陽... |
19:48 | 立夏:預備,接收夏日信號! |
19:43 | 首程控股攜多款前沿機器人產品亮相... |
19:27 | 藍佛安:各方應堅定落實10+3領導人... |
19:26 |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出席并主持... |
19:03 | 重慶信托:2024年信托業務實現凈利... |
19:02 | 微信“五一”數據報告:假期微信支... |
17:39 | 五糧液以“和美文化”再啟百年世博... |
17:34 | 2024年上市公司薪酬榜出爐 000415...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