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11月3日,就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對中國金融市場高質量發展主題、目標等部署,《證券日報》記者專訪了南方基金總經理楊小松。
楊小松認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系統闡述了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本質特征,針對金融高質量發展作出系列部署和安排,明確圍繞金融高質量發展主題,突出全面加強監管、防范化解風險,強調“八個堅持”,提出“三個著力”,要求做好“五篇大文章”,并首次提出“金融強國”的建設目標,為新時代新征程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作為資本市場的參與者,我們備受鼓舞”。
楊小松表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作為國內首批規范的基金管理公司,南方基金將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發揮專業機構投資者作用,為實體經濟創“價值”、為服務民生添“溫度”,胸懷“國之大者”,強化使命擔當,持續探索中國特色資產管理之路,努力推動資本市場與資產管理行業高質量發展。
堅定看好中國經濟
積極做多中國資產
過去三年中國宏觀經濟呈現出強大韌性,年均復合增長率達4.5%,對全球經濟增長年均貢獻率達40%左右。2023年8月份以來一攬子穩增長措施持續落地,各項經濟數據企穩回升,經濟走弱和預期轉弱的循環已被阻斷。楊小松說:“我們應堅定看好中國經濟長期增長潛力,與行業同仁一道,積極做多中國資產。”
第一,中國經濟具有強大韌性和遠大發展前景。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外部環境紛繁復雜的影響下,我國經濟增速出現一定程度下降但仍然展現出了強大韌性。2020年至2022年,經濟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5%,經濟增速位居世界前列,是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2023年前三季度,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已經回升至5.2%,顯示中國經濟正在穩步復蘇。據央行測算,“十四五”期間我國潛在GDP增速為5.1%至5.7%,表明中國經濟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處于增長潛力持續釋放的重要階段。
第二,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市場和最完整的工業體系。從需求端來看,我國擁有超過14億的總人口、超過4億的中等收入群體,人均GDP超過1.2萬美元,市場規模巨大。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推進,不僅促進各類生產要素的流動,還將凸顯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超大縱深空間優勢,助力擴大內需。從供給端來看,我國已經基本構建了體系全、規模廣的工業體系,覆蓋了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有工業門類,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連續13年位居全球第一。
此外,我國產業結構也在顯著改善,現已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車、高鐵、機械裝備等為代表的一批優勢產業。這是我國長期堅持產業升級、堅定推動發展低碳經濟和高端制造的成果體現。
第三,中國特色資本市場的生態體系持續完善。我國已經構建了由“滬市主板+科創板”、“深市主板+創業板”、北交所、新三板及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等組成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全面實施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注冊制,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大幅增強。以上市企業為載體,“科技-產業-金融”的良性循環體系正在形成。另一方面,隨著資本市場制度持續完善和監管體系不斷優化,上市公司整體質量穩步提升,給投資者帶來的回報日益豐厚、其自身的吸引力也在逐步增強。以滬深300指數為例,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滬深300指數成分股整體分紅率從過去10年約34%的水平顯著上升至今年的39%。我們相信,在金融高質量發展精神的引領下,資本市場的投資功能將更加凸顯,投資者的獲得感有望得到質的提升。
守正創新穩中求進
公募基金大有可為
金融高質量發展是本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的主旋律,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在楊小松看來,資管機構對于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促進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推動產業結構升級與綠色轉型,滿足廣大居民的理財需求,服務國家養老戰略等方面將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具體而言,或可在以下幾方面開展有益的實踐與探索。
在科技金融領域,南方基金未來將繼續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和責任投資,持續加強科技相關行業的投研人才培養,圍繞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新增長引擎,挖掘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材料等領域的投資機會,通過深度基本面研究,發揮專業機構投資者定價能力和產品創設能力,引導社會資本向戰略性新興行業中的優秀和潛力企業聚集,提升科創類企業權益融資的便利性,促進高質量創新資本形成,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提升實體經濟創新效能。
在綠色金融領域,作為負責任的投資機構,南方基金踐行ESG投資理念,通過金融科技和AI算法等手段構建了“碳排放數據庫”,形成了以量化評級為主、研究員評級為輔、外部評級為參考的立體式ESG評級體系,助力實現投資組合降碳的長期目標。截至2022年末,按照《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口徑統計,南方基金旗下產品綠色投資累計總規模逾2000億元。公司已將ESG全面納入公司長期發展戰略,深度融入業務發展,公司未來將不斷豐富綠色金融產品供應,積極推動和助力上市公司的綠色低碳轉型,致力通過ESG投資促進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同時把握中國經濟綠色轉型的巨大投資機遇。
在普惠金融領域,南方基金將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認真踐行普惠金融使命。一是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根據市場行情及客戶需求,在市場相對低位提前布局,為投資者提供優質基金產品,引導投資者全方面客觀理性看待經濟金融形勢和資本市場發展潛力,分享中國經濟成長紅利;二是加強投教服務體系建設,重視客戶體驗與客戶陪伴,豐富服務場景,深度陪伴客戶,積極建設精準化投資顧問服務平臺,持續豐富投顧產品,為客戶提供投前、投中、投后全方位的陪伴服務;三是積極建設金融基礎設施,打造場景化、智能化的基金理財平臺,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全周期、全場景的基金理財服務,提升投資者獲得感和幸福感。
在養老金融領域,南方基金作為擁有養老金投資管理“全牌照”的基金公司,在各項養老金投資管理業務上持續深耕,形成了全國社保、基本養老、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和公募養老產品在內的養老資產管理體系,管理的各類養老資產規模位居行業前列。未來,公司將進一步發揮優勢,積極開發各類風格穩定、策略清晰、具有鎖定期、合理讓利于投資者的基金產品,健全完善公募基金風險收益曲線與產品譜系,力爭為客戶提供“產品+賬戶+陪伴”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個人養老服務,更好滿足社會大眾多樣化的養老投資和資金使用需求,以高質量、可持續的資管能力助力國民養老體系的發展。
在數字金融領域,南方基金積極擁抱金融科技,制定清晰的頂層設計,以平臺建設作為數字化轉型的基礎,重點建設以用戶為中心,將公司的產品、營銷、研究、投資、交易、風控、運營等業務進行有機整合的資產管理系統,實現業務能力的整合和業務知識經驗的有效沉淀。未來公司將以云原生技術為底座,以業務中臺和數據中心為支撐,以資產管理系統和智慧辦公平臺為載體,持續賦能公司投資管理和業務發展,推動公司從傳統資產管理公司向數智化、聰明的資產管理公司轉型。
楊小松表示,南方基金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沿著金融高質量發展指引,圍繞“五篇大文章”持續探索,履行好服務國家戰略、促進共同富裕的天然職責,努力實現資產管理服務能力全面提升,在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上實現新的跨越,為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與堅持可持續發展添磚加瓦。
春山在望,未來可期。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為金融發展指明前進方向,中國經濟與資本市場孕育著無限希望。楊小松表示,在“金融強國”建設目標的推動下,中國資本市場這艘巨輪已駛入高質量發展的新航道,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和民生福祉提供有力支撐,“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我們堅定看好中國經濟,積極做多中國資產,期待與廣大行業同仁攜手,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新時代金融力量”。
16:07 | 大中礦業:目前擁有的鐵礦資源主要... |
16:07 | 博實股份:公司業務領域不涉及外骨... |
16:07 | 崇德科技:截至5月10日公司股東戶... |
16:07 | 大中礦業:公司將優先專注于鋰礦的... |
16:07 | 大禹節水:公司始終專注并致力于農... |
15:57 | 邁威生物與深勢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
15:52 | 佳隆股份:公司未來會適時推出新產... |
15:52 | 回盛生物:在資金管理和對外投資方... |
15:52 | 回盛生物:原料藥業務已成為公司收... |
15:52 | 回盛生物:公司泰樂菌素和泰萬菌素... |
15:52 | 華廈眼科:公司在提供醫療服務過程... |
15:52 | 華伍股份:公司積極研究探索機器人...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