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王明山
上半年行情收官,各基金公司也快速公布了旗下基金產品的最新規模,股票基金和債券基金在今年上半年資產凈值與份額規模均有所增長,混合基金和貨幣基金的資產凈值與份額規模則略微下降。最終,所有基金最新合計規模13.41萬億元,較去年年底增長3.08%。
值得注意的是,優質產品規模不斷走高的同時,也有部分基金的規模長期徘徊在低位。截至6月末,基金規模不足5000萬元的迷你基金已增至705只,按照基金合同的規定,“基金凈資產連續60天低于5000萬元,或者基金持有人低于200人”即觸發基金清盤。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公募基金產品優勝劣汰趨勢加強,基金公司也在加快對旗下部分產品的清理。今年以來,已經有119只基金已先后觸發清盤,現已完成清盤或正在清算流程中,靈活配置型基金占大多數,也有分級基金、債券基金、指數基金等產品的身影。
迷你基金數量達到705只
震蕩行情不斷、結構性機會顯現,資本市場長期如此,也促使公募基金產品出現了很大分化:一方面,投資者的集中追捧催生了一批業績優異、規模穩步走高的“明星產品”,規模最高的基金規模動輒達到數百億元;另一方面,部分投資領域較窄、業績不佳的基金則面臨著投資者的贖回壓力,基金規模快速回落至5000萬元以下。
基金規模不足5000萬元的基金通常被稱作“迷你基金”,這類基金也面臨著被清盤的危機:按照基金合同的規定,“基金凈資產連續60天低于5000萬元,或者基金持有人低于200人”即觸發基金清盤,從往年基金清盤的案例來看,清盤原因是“基金持有人低于200人”的情況較少,大多是因為“基金規模長期保持在較低水平”。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最新基金規模不足5000萬元的迷你基金多達705只,按基金類型來看:混合型基金多達361只,占比51.21%;股票型基金有185只,占比26.24%;債券型基金有124只,占比達到17.59%;另外,還有部分QDII基金和貨幣基金的最新規模也在5000萬元以下。
目前來看,這些迷你基金要實現“咸魚翻身”——在短期內實現基金規模的快速增長,難度較大,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部分迷你基金是因為業績差而導致淪為迷你基金,這些基金難再有吸引資金的條件;另一方面是已經不再適應市場的委外定制基金等產品,機構資金撤出后,這類基金已經淪為“殼基金”,基金清盤也只是時間問題。
年內119只基金加入清盤族
面對旗下的迷你基金產品,大多數基金公司的做法均是選擇盡快清理。有基金公司人士直言,迷你基金的增多將直接提高公募基金公司的管理成本,甚至會有部分基金在運作上是虧錢的。另外,公募基金市場上新產品不斷推出,難免會面臨著產品同質化的問題,優勝劣汰,未來迷你基金的清盤也將常態化。
7月1日,諾安基金發布公告稱,旗下基金諾安上證新興產業ETF此前以通訊方式召開了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審議并通過了該基金終止基金合同并終止上市的相關議案。最終,該基金自2019年7月1日起,正式進入清算程序,這也是今年下半年以來第一只進入清盤流程的基金產品。
而在今年上半年,已經有118只基金先后進入清盤流程,既包括已經不再適合當前投資環境的分級基金等產品,又有因業績較差導致資金快速撤出的基金產品。實際上,基金公司在處理分級基金這類產品是有轉型和清盤兩條路可以選擇,但仍難保證轉型后規模出現明顯擴張,很多基金公司都是索性直接選擇了清盤。
而在科創板開板之后,也有部分基金公司考慮將旗下迷你基金策劃參與科創板打新,借機試圖抬高旗下迷你基金的規模。《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自6月20日起,數十家基金公司均發布了旗下部分基金可投資科創板股票的公告,其中不乏部分規模不足5000萬元的迷你基金。
實際上,如果迷你基金報價合適,成功中簽科創板公司股票,相比規模較大的基金而言,迷你基金在打新收益率上的體現會更加明顯,短期內這些基金的凈值也可能出現明顯增長,迷你基金有望搖身一變成為“科創板打新基金”,憑借精準的產品定位、突出的打新收益,獲得優質資金前來申購。
18:18 | 華陽股份:七元煤礦聯合試運轉進展... |
18:18 | 光威復材:低空經濟發展將持續為碳... |
18:18 | 光威復材:計劃經過適當技術改造形... |
18:18 | 光大同創:暫未參與華為鴻蒙生態電... |
18:18 | 鋼研高納:公司已在核電領域取得相... |
18:18 | 富煌鋼構:公司高度重視數字化轉型... |
18:18 | 鳳凰航運:定期對公司內部控制情況... |
18:18 | 飛亞達:不存在手術機器人亮相中國... |
18:18 | 二六三:截至5月9日公司股東人數為... |
18:18 | 恩華藥業:創新藥NH600001乳狀注射... |
18:17 | 多浦樂:紀軒榮先生在公司擔任監事... |
18:17 | 東亞藥業:關于曲美布汀原料藥獲得...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