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王明山
2018年的公募基金市場,ETF產品吸引了太多人的目光,A股市場主要指數長期磨底之時,部分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把視線轉移到ETF身上:寬基ETF規模屢創新高,細分行業ETF也紛紛推出。也有銀行系基金公司,在去年斥資上線了ETF系統,準備著手布局ETF產品。
時間來到2019年,伴隨著A股市場的強勢反彈,ETF產品卻大有“偃旗息鼓”之意。《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眾多ETF產品規模擴張的動力明顯不足,今年以來截至2月27日,非貨基ETF的整體份額僅增長11.2%。有業內人士分析,去年涌入ETF的資金具備明顯的風險偏好,伴隨著今年股市回暖,這類資金應該在陸續回流A股。
122只公募非貨基ETF
年內規模僅增長89億元
對于公募基金行業而言,ETF產品在2018年規模的“現象級”擴張,留下了屬于這類產品濃墨重彩的一筆:ETF產品的數量由155只增至198只,總規模從782.81億元增至1603.72億元,成功在2018年實現規模翻倍;另外,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排除在去年剛成立的次新基金外,共有122只ETF在去年12月份達到了其最高基金規模,占比近八成。
進入2019年,A股市場強勢反彈,上證綜指從2493.9點的起點一度上攻到近3000點,昨日收于2953.82點。伴隨著A股市場大漲,ETF產品的整體規模卻未能延續去年迅速擴張的狀態,寬基ETF、商品ETF規模增長動力明顯不足。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在剔除貨幣型ETF后,目前公募基金市場上擁有完整交易數據的ETF產品共有162只。今年1月份,該162只基金的整體規模(ETF規模=最新流通份額*最新單位凈值)由1603.72億元擴張至1667.32億元,僅增長了63.6億元;截至今年2月27日,162只ETF產品的最新規模為1692.91億元,僅增長25.59億元。
這也就意味著,今年以來截至2月27日,在近兩個月的時間里,非貨基ETF的整體流通份額僅增長了89.19億元,增幅僅有5.27%,這與去年ETF規模的成倍增長形成鮮明對比。另外,對比1月份和2月份ETF規模擴張的速度不難發現,規模增速仍在放緩。
易方達創業板ETF仍保持著規模增長勁頭,是今年以來規模增長最多的非貨基ETF,該基金在今年以來的規模凈增44.95億元,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在今年以來的規模凈增11.23億元,另外160只ETF產品,或是在今年以來規模有略微增長,或是面臨著規模的陸續下滑。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162只ETF產品中,有67只在今年以來規模均有下滑,規模縮水最嚴重的是一只跟蹤上證50指數的產品,今年以來截至2月27日,該基金的規模已經縮水了20.85億元。
寬基ETF規模增長“啞火”
券商類ETF受資金青睞
回顧2018年的公募基金行業,寬基ETF成為眾多避險資金新的聚集地,跟蹤上證50指數、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創業板指數的ETF產品受到大量資金青睞,ETF產品整體規模的迅速擴張應該歸功于寬基ETF。
不過,進入2019年以來,寬基ETF產品突然“啞火”,市場上也少有ETF產品規模創新高的消息。
《證券日報》記者對比今年前后(去年后兩個月和今年前兩個月)在ETF產品上的交易數據發現,今年以來在ETF產品上的成交額甚至比去年還要高,這意味著,有眾多資金在進入ETF產品的同時,也有大批量的資金在撤出ETF。
去年ETF產品迎來規模集中爆發時,《證券日報》記者便采訪過業內幾位ETF產品的基金經理,就有基金經理坦言,今年涌入ETF產品的大量資金具備明顯的風險偏好,在權益市場表現不佳時進入ETF產品,寬基ETF具備更高的透明性和穩定性,尤其受到各路資金的青睞,同時,這也就意味著,在A股市場回暖時,一定會有部分資金重新回到權益市場。
果然,隨著A股市場持續反彈,ETF產品規模增長速度不再,寬基ETF也很難留住此前來“避險”的資金。
有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從近日滬深兩市極高的交易量可以判斷:一方面,有部分資金撤出了ETF產品,看好當前的市場行情直接進入了A股;另一方面,寬基ETF大都是權益ETF,其規模未在反彈行情下大增,也表明有部分此前持“觀望態度”的資金,選擇了直接入市而非通過ETF產品間接入市。
值得注意的是,券商板塊在今年以來的大漲,使得券商股屢屢登上龍虎榜,券商類ETF也受到部分資金的青睞。
目前,公募基金市場上共有4只券商類ETF:國泰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華寶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南方中證全指證券ETF和易方達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4只ETF產品在今年以來均獲得資金凈申購,實現了規模正增長,但由于4只券商類ETF流通份額比較低的緣故,凈流入這4只ETF的資金也相對有限。
11:01 | 宏創控股擬635億元收購宏拓實業 打... |
10:58 | “愛股票APP”等賬號,關閉! |
10:39 | 畢馬威中國長三角高端裝備新質領袖... |
10:39 | 東風汽車與華為戰略牽手 共建智能... |
09:37 | 第十二屆富國論壇順利舉辦 激辯資... |
09:05 | 中金所:豐富產品業務體系 推動中... |
09:05 | 全國首家金融業聯合人民調解組織在... |
09:04 | 飛龍股份:液冷服務器項目已批量供... |
23:32 | 直擊年度股東大會:穿越發展周期 ... |
23:32 | 端午文旅新圖鑒:民俗游點燃消費熱... |
23:32 | 多地市內免稅店接連落地 入境消費... |
23:32 | “小接口”大生態 國產手機巨頭聯...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