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對沖基金行業所管理的資產縮水3.4%至2.36萬億美元。]
回顧2018年,眾多全球對沖基金在去年2月、10月和12月的幾波瘋狂拋售中亮起業績紅燈,而多空策略基金則是去年10月暴跌中的最大受害者,八成此類基金蒙受虧損。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近期不乏外資機構開始布局中國量化交易市場,并不排除在中國內地設立的WFOE(外商獨資企業)發行量化私募產品,這與發達市場的超額收益下降不無關系。與此同時,眾多國內量化私募機構也頻頻路演,當“單邊行情”不再的時候,機構表示看好今年中國的量化交易前景。2019年1月31日,證監會宣布就擴大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范圍等征詢意見,其中就包括可投私募基金,這無疑是一大利好。
申毅投資創始人申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QFII投資范圍的擴大利好國內的中資私募和洋私募,“中國股市波動較大,從風險收益比的角度而言,量化選股是大趨勢。同時,中國的優勢在于,數據足夠多且質量普遍較高。”他稱。
對沖基金2018年遭打擊
2018年,全球資產普遍下挫,美股跌幅更是超出預期。去年2月,由于波動率(VIX)突然飆升,在過去幾年靠做空VIX盈利的基金紛紛爆倉清盤,造成市場巨震;10月,市場的劇烈回調下,美股回調近10%;到了12月,傳統的“圣誕節反彈行情”爽約,標普500指數跌至19個月新低。連華爾街最為悲觀的投行摩根士丹利都沒有料想到,標普500指數竟在2018年結束前就跌破了他們在2019年一季度的2400點目標位。
Eurekahedge統計數據顯示,由于資產表現糟糕和投資者大舉贖回,2018年,全球對沖基金行業所管理的資產縮水3.4%至2.36萬億美元。2月的拋售潮和10月的市場大跌給對沖基金帶來了極大打擊。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新成立基金數量甚至不及關閉基金的數量,2019年新成立基金總數或創下20年來新低。
“在2018年四季度的美股拋售潮中,系統化策略基金平倉,例如風險平價策略、趨勢追蹤策略、風險溢價策略等,去杠桿迅速發生,在多頭受到擠壓的同時,空頭回補的趨勢導致此前的空頭也遭遇重創。”瑞銀資管亞太對沖基金解決方案投資總監奧列特(AdolfoOliete)近期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當QE(量化寬松)進入QT(量化緊縮),波動率攀升是難以避免的,就過去20年來看,加息周期中對沖基金表現較好,我們目前看好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的機遇。”
“美股的資產價格的確遲早要重估,只是一切發生得太快了。根據瑞銀報告,標普500指數在去年四季度的走勢是歷史上最差的,甚至糟于大蕭條、珍珠港襲擊事件、1987年股災、2007年金融危機等時期。但2019年衰退的幾率不高,去年劇烈的振幅主要是倉位過度擁擠造成的。”奧列特對記者表示。
過去幾年的QE過程中,風險溢價不斷收窄,“大家都聚焦在幾個回報相對較高的領域,新興市場資金回流美國后,導致倉位更加擁擠,這也意味著美股波動加劇,一旦趨勢逆轉,美股就會出現劇震。”他稱。
不過,奧列特表示,加息周期中波動率攀升,這有利于對沖基金的表現,但發達市場的資金越發擁擠,超額收益更難創造,“因此我們在美國只會聚焦在幾個特定板塊,其他配置則會慢慢轉移到其他市場,尤其是亞洲。我們正大幅加倉中國市場。”
量化選股是大趨勢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近期眾多量化私募機構頻頻進行路演,一來看好2019年中國的量化交易前景,二來也提前開始進行系統的籌建升級和募資。
去年,幾家外資機構嘗試在中國內地發行主打量化的洋私募產品,盡管概念新穎,但由于銷售渠道、市場環境等問題,收效不如預期。不過,如果未來證監會擴大QFII投資范圍政策落地,洋私募的募資問題有望化解,而外資機構相對本土機構對量化策略更加認可和熟悉。
申毅提及,中國市場量化交易的優勢在于,數據足夠多且可用,同時,中國的數據普遍質量較高,又具備發展中市場的特征——無序波動、散戶多,因此這對在中國從事量化交易的機構而言是一大機遇。
全球第一大對沖基金橋水在給客戶的投資報告中曾提及,中國市場的流動性優勢是外資布局的重要理由,這將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在美國,看似流動性極佳,但當有一致預期時,流動性將急劇惡化,因此很多下挫基本都是一步到位,這從去年道指動輒500點以上的跌幅中就可見一斑,可以說美國的流動性實際上并不好。相比之下,極端情況下中國的流動性就是源于無序波動。”申毅告訴記者。
值得注意的是,股指期貨的正常化也提振了從事量化交易機構的信心。“除了可以豐富策略,股指期貨的正常化大大降低了沖擊成本,因為股指期貨的沖擊成本比現貨要低。在具備下行保護的前提下,機構就有能力或膽量去拿住股票,否則只能拋售所持股票來防止市場進一步下挫而產生的損失。”申毅表示。
去年12月2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宣布為股指期貨松綁,具體包括:下調保證金比例,日內過度交易監管標準從20手調整到50手,套期保值交易開倉數量不受此限,平倉手續費從萬分之6.9下調至萬分之4.6。
申毅稱,這次股指期貨松綁后,各項指標達到或超過了原來預期。“就1月初的交易情況來看,交易價附近,深度比以前增加了1倍;持倉量的上升大于成交量的上升,即持倉成交比下降。”
之所以眾多外資和中資機構著眼布局中國量化交易市場,也是市場發展趨勢使然。奧列特告訴記者,在中國市場更可能獲取超額收益,“A股流動性強、多元化、市場體量大、換手率高,同時市場的研究覆蓋還不足,這就意味著有更大可能會出現企業盈利超出或低于預期。當一個市場波動率越高、價格離散率越大,就越有助于創造超額收益。”他也表示,在中國市場,不會像美國那樣聚焦某幾個行業,而是會聚焦一眾有成長性的公司。
申毅也表示,從風險收益比角度而言,量化選股是大趨勢。隨著近年來國內資本市場的發展,投資人明顯趨向成熟。這種變化的過程沿襲了20年前海外資本市場發展的道路,即越來越多的主動選股策略向量化選股策略演變。
23:49 | 小米創下史上最強單季度業績 推進... |
23:49 | 十大舉措促四川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 |
23:48 | 拼多多一季度實現營收957億元 |
23:48 | 禾邁股份簽訂10億元戶用光伏合作協... |
23:48 | 快手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0.9% AI加... |
23:48 | 直擊中微公司業績說明會:研發投入... |
23:48 | 資源為盾、技術為矛、產業為基 洛... |
23:48 |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未來的汽車... |
23:48 | 廣聯航空擬控股天津躍峰 搶抓商業... |
23:48 | 礦企“出海”并購意義大 |
23:48 | 公募基金總規模首次突破33萬億元 |
23:48 | 4月份券商ETF業務誰最強? 中信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