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正泰電器董事長南存輝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產能3月份開始爬坡,特別是適應新能源、工業物聯網、5G通信、智能制造等“新基建”、新業態需求的新技術、新產品發展勢頭強勁。
他說,正泰電器將加強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建設,提升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應用的能力,進一步開展智能制造、智慧電力、智慧供熱、智慧儲能、智慧新能源、智慧園區、智慧水務的解決方案創新。
產能實現V型反轉
中國證券報:受疫情影響,公司一季報業績有所下滑,目前公司復產情況如何,海外疫情蔓延對于公司今年業績影響有多大?
南存輝:得益于國家及地方一系列紓困惠企政策和有力舉措,3月份公司產能開始爬坡。以正泰電器一款比較有代表性的斷路器產品為例,目前日產量已經與去年的產值最高峰270萬極/天持平,4月、5月份依然保持增長,實現了V型反轉。特別是適應新能源、工業物聯網、5G通信、智能制造等“新基建”、新業態需求的新技術、新產品勢頭強勁。
正泰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向海外輸出綠色能源應用的中國方案、中國技術,服務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新能源業務經過多年積累已經布局全球。
此外,正泰具備完整的海外應標能力,優秀的本地化團隊、標準的國際化運作、優秀的財務與法務支持是正泰海外項目開發行穩致遠的關鍵所在。正泰新能源在海外設立了四個投資平臺和兩個本地EPC平臺,以“國際化”為導向,以利潤為導向,以創新為驅動,在海外投資布局的同時積累了豐富的海外發展經驗,鍛煉培養了國際化的投資運營團隊和屬地的本土執行團隊。我們與國際主流光伏安裝、制造和光伏電站開發公司都有交流和合作,國際化運作伙伴質優量足。
提升大數據分析能力
中國證券報:作為電器龍頭,正泰電器如何積極布局和把握“新基建”等機遇?對公司業績有何積極影響?
南存輝:受益于本輪“新基建”的啟動,相關行業和企業將加強投資預期,提振發展信心。以特高壓建設為例,其優先功能就是緩解部分地區新能源發電的消納困難,給新能源行業帶來新的市場空間和機遇。
在本輪“新基建”的推動下,相關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將得到有效激發,企業應當緊扣主題,抓好智能化應用。這有利于企業發揮產業鏈優勢,以傳統制造業扎實的行業背景為依托,結合工業互聯網助推解決方案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新基建”領域廣、空間大,乘數效應明顯,將為正泰等企業帶來廣闊發展空間,同時,正泰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建設,為抓住“新基建”機遇占得一定先機。
正泰電器將加強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建設,提升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應用的能力,進一步開展智能制造、智慧電力、智慧供熱、智慧儲能、智慧新能源、智慧園區、智慧水務的解決方案創新,推進海外業務拓展,瞄準趨勢,實現轉型。同時,強化投資布局、加快建設,不斷創新商業模式、運營模式,圍繞企業自身重點做精做深。
綠色發展“點亮”中國經濟
中國證券報:公司在新能源發展方面已經布局多年。圍繞綠色發展,公司有哪些心得可以分享?綠色發展將為中國經濟注入哪些新動能?
南存輝:當前,低碳化和可再生能源已成為全球能源結構調整的大趨勢,以光伏、風電、地熱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蓬勃發展,不斷驅動能源格局優化。在此過程中,信息技術與能源技術的加速融合,為我國企業搶占產業先機帶來眾多機遇。隨著“互聯網+”和能源互聯網的提速發展,綠色發展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充分發揮產業政策的支持和引領作用,推動各級政府和相關企業建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體制機制,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實現能源生產、消費的數字化、智能化,也為中國經濟注入新動能。
順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能源變革的發展趨勢,正泰電器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智慧能源體系,構筑區域智慧能源綜合運營管理生態圈,為公共機構、工商業及終端用戶提供一攬子的能源解決方案,致力于讓能源更安全、更綠色、更便捷、更高效,讓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相互融合,構建協同共贏發展的格局。
未來,正泰電器將把握綠色發展的趨勢,積極從光伏領域逐步延伸至儲能、配售電、熱電聯產、多能互補等綜合新能源開發和建設,構筑智慧能源互聯發展模式,通過持續開展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變革,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綠色化、高效化的智慧能源消費新體驗。
19:02 | 敷爾佳:深耕市場需求 以戰略布局... |
19:01 | 草種科技保障長效生態治理 蒙草生... |
18:59 | 澳洲會計師公會調查:科技創新成為... |
18:58 | 蒙草生態創新機械助力“綠進沙退” |
18:57 | “我是股東”活動走進國芳集團 |
18:56 | 外匯局:2025年一季度我國經常賬戶... |
18:55 | 《2024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 |
18:48 | 首屆黑色大宗供應鏈風險管理論壇成... |
18:47 | ?騰訊云攜手阿聯酋C.live 打造低... |
18:36 | 助力國產MRI核心部件破局 健信超導... |
18:10 | 雪龍集團榮獲“2024年度浙江省汽車... |
17:32 | 北京證監局指導北京證券業協會召開...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