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魏書光
隨著美國通脹數據的公布,全球市場對通脹的擔憂正在成為現實。美國4月整體CPI同比大增4.2%,增速創13年來新高。即便如此,美聯儲官員仍在強調今年通脹的任何回升都是暫時的。
這引發了全球投資者“用腳投票”,非但美國股債雙殺,也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大震蕩。在空前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刺激下,“印鈔者”始終對持續數月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熟視無睹,更讓市場對于通脹前景的擔憂進一步強化。
作為全球最大的需求方——美國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上不遺余力,1.9萬億美元的一攬子刺激政策剛落地,2.3萬億美元基建計劃已在醞釀之中。而作為全球最大的供給方——中國則保持政策定力,拒絕“大水漫灌”。4月份社融、信貸、M2增速均大幅回落。
全球流動性過剩疊加全球供需結構性錯配,可能導致全球通脹的強度與持續時間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讓全球經濟呈現出一種類似“滯脹”的局面。一方面通脹大幅上行,另一方面卻是經濟復蘇依然不夠有力,各國的結構性矛盾反而進一步凸顯。這遠非一國貨幣當局可捭闔縱橫化解。
由是觀之,獨立性遠不如昔的美聯儲,早已沒有了加快緊縮步伐抗通脹的行動勇氣。對于投資者而言,美聯儲“通脹風險是暫時性”的判斷是否準確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應該為通脹上漲預期驅動的實際利率上行帶來的負面沖擊,做好心理準備。
數據顯示,自3月下旬至今,10年期美債收益率持續在1.70%附近徘徊,而衡量股市投資者恐慌情緒和市場風險的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恐慌指數,盡管有所抬頭,但仍在歷史低點附近。這從側面顯示,當前市場對于全球通脹風險預期仍然不夠充分,低估了美國通脹上行風險,一些投資者對于通脹預期是否會實現以及經濟動能可持續多久,仍持猶豫態度。
10:52 | 旭輝控股境外重組進入最關鍵階段 ... |
10:51 | 上聲電子擬發行可轉債募資3.3億元 ... |
01:22 | 應用場景不斷拓展 人形機器人產業... |
01:22 | 沈陽化工:打造更具競爭力的高端產... |
01:22 | 弘元綠能:優化資產結構 發揮全產... |
01:22 | 江蘇索普:聚焦醋酸產業鏈延伸與新... |
01:22 | 達嘉維康專業藥房優勢凸顯 再生醫... |
01:22 | 多地發布汽車置換更新補貼政策 車... |
01:22 | 蘋果手機再降價 能否挽救在華銷量... |
01:22 | 寧德時代擬5月20日在港上市 最高發... |
01:22 | 固態電池量產節奏加快 上市公司密... |
01:22 | 瀛通通訊董事長黃暉:積極擁抱市場...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