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歆
縱觀人類文明的演進,始終離不開“科技”二字,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會引起生產力的深刻變革。
“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這是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展目標中的重要一環。事實上,站在如今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回望歷史可以發現,在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科技進步與經濟增長的緊密度進一步提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推進,以科技創新推動可持續發展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事實上,科技快速進步也需要外部介質的推動,金融的支持正是重要的推動力之一。資本市場“把支持科技創新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通過支持科技企業直接融資,賦能科技創新,促進科技、資本和產業高水平循環。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列為明年的首要任務,而肩負樞紐功能的資本市場也將為科技騰飛再添翅膀。
“資本市場為科技進步提供了資金,為創新者提供了動力,為創新企業提供了治理的規范,為有見地的投資者提供了分享科技紅利的機會”,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被置頂為經濟工作首要任務
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創新驅動的發展模式穩步確立并持續推進,經濟增長在科技的加持下由高速轉變為高質量。
權威數據顯示,2019年末,我國科技進步貢獻率已經從2012年的不足53%上升至59.5%,從2020年多地披露的情況來看,今年底超過60%應該不存在懸念。可以說,科技進步真真切切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動力”。
而且,如今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引發科技創新的變革和全球創新格局的加速重構,中國經濟也在積極謀篇布局進行應對。
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提出的“八大重點任務”,是邁好構建新發展格局第一步的戰略支撐和做好明年以及更長時期經濟工作的行動指南。其中,“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被置頂為首要重點任務。
任何目標任務從官宣到落實,都需要在實踐中分解達成,而能夠提供資金支持、承擔合理試錯風險的資本市場,正是科技力量從產學研到生產實踐轉化的關鍵一環。
資本市場與科技企業
有著天然“適配性”
正如摩爾定律所發現的,科技發展在培育的過程中,技術迭代快、資金需求高;同時其技術、市場的風險遠高于傳統產業。因此,長期以來嚴格進行風控的信貸式融資對其的包容性、覆蓋率有限,科技發展更多地需要直接融資的支持。
資本市場發展初期,科技類公司就獲得較多關注,市場也愿意給予相對較高的估值。但是,在創業板誕生之前,資本市場沒有形成“專門”服務科技創新企業的板塊。
“從創業板誕生開始,資本市場有了專門扶持科技類企業上市和股權融資的平臺。這是創業板誕生的最大貢獻”,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后,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企業的支持不斷加碼。”
田利輝也認為,多年以來,多層次資本市場通過私募股權融資和公眾市場發行上市為科技進步提供了有力的資本支持,“發行上市可以讓創新者通過多年艱苦研發、產業化實現的科技成果資本化,為眾多有識之士提供了創新的動力。資本市場還有一整套公司治理要求和市場監管規則,這能夠讓專注技術的創新型公司實現規范穩健發展。科技進步推動社會發展,創新形成的超額利潤應該實現一定程度上的共享。有見地的投資者通過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獲得紅利分享,推動社會的共同進步。”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則對記者表示,“我國科技水平在某些領域已經發展到世界前沿,但是仍需要在核心領域進行突破。今后產業升級,對于資本市場會提出更多的要求,對IPO或再融資的倚重會有所上升。因為,科技創新企業多數固定資產較少,難以從銀行貸款,通過資本市場融資顯然是最佳途徑。”
注冊制領銜
資本市場升維服務科技發展
感應到時代訴求,資本市場也決心進一步提升對于科技進步、科技企業的服務能力。
2018年11月5日,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被官宣;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成功開市;2020年7月27日,精選層開市交易;2020年8月24日,創業板正式落地注冊制。通過強調科創屬性的科創板、強調創新屬性的創業板、強調優先支持創新創業型實體企業的新三板精選層等多層次資本市場平臺,一批發展潛力大、技術過硬的科技創新企業正脫穎而出。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5日,科創板和注冊制維度下的創業板IPO募資合計3651.61億元。此外,數據顯示,精選層掛牌企業募集資金已經逾百億元。
董登新對記者表示,注冊制改革,是實質性的帶動科技企業股權融資的新發展,“注冊制改革一方面提高市場的包容性和開放性,另一方面更好地適應了新經濟公司的股權融資需要”。董登新認為,“注冊制改革率先在科創板和創業板的落地實施,對科創企業是重大激勵,提升了科創企業的市場地位和融資便利,將來的股權、債券融資也會向科創企業傾斜。”
雖然成效明顯,但目前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也僅僅是剛剛開始加速。
今年以來,證監會多次強調,“把支持科技創新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建成優質創新資本中心,更好發揮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支持創新的功能作用,完善市場化激勵約束機制,引導各類創新要素集聚,助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田利輝認為,落實“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這一首要任務,資本市場首先應繼續推進注冊制綜合改革,著力進一步服務科技創新型企業。其次,資本市場應該推動私募股權發展,讓其在科技創新企業前期的投資有順暢的退出機制。第三,資本市場應該完善公司治理要求,讓確有價值的創新在資本市場予以公允的資本化。
在董登新看來,監管部門和交易所可以通過對科技創新企業政策傾斜、優先扶持來傳遞市場發展導向。資本市場的IPO導向、再融資政策,都將會成為經濟轉型產業升級的重要推手。所以,資本市場要配合國家的科技創新戰略,讓有較高科技含量、較大市場前景的新經濟公司和科創企業有更多的直接融資機會。
楊德龍強調,資本市場一方面可以在未來全面推行注冊制下,支持更多有潛力的科技企業上市;另一方面,在再融資審核中,對于涉及科研投入的底層項目可以優先推進。
事實上,資本市場賦能科技發展并不是單向受益,資本市場的質量也將受到科技企業的正向帶動。在田利輝看來,上市公司質量不僅是治理管理等“軟實力”,也包括專利資產等“硬實力”。上市公司大力創新,形成硬核科技這一核心競爭力,也將讓資本市場進一步高質量發展。
11:49 | 華銳精密攜拳頭產品開拓巴西市場 |
10:52 | 旭輝控股境外重組進入最關鍵階段 ... |
10:51 | 上聲電子擬發行可轉債募資3.3億元 ... |
01:22 | 應用場景不斷拓展 人形機器人產業... |
01:22 | 沈陽化工:打造更具競爭力的高端產... |
01:22 | 弘元綠能:優化資產結構 發揮全產... |
01:22 | 江蘇索普:聚焦醋酸產業鏈延伸與新... |
01:22 | 達嘉維康專業藥房優勢凸顯 再生醫... |
01:22 | 多地發布汽車置換更新補貼政策 車... |
01:22 | 蘋果手機再降價 能否挽救在華銷量... |
01:22 | 寧德時代擬5月20日在港上市 最高發... |
01:22 | 固態電池量產節奏加快 上市公司密...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