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姜楠
2019年5月11日,由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中國經濟傳媒協會、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和第一財經研究院聯合舉辦的“2019中國營商環境研討會暨城市營商環境指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并發布了2019年全國經濟總量前100城市營商環境指數、硬環境指數和軟環境指數榜單。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羅援、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代表主辦方致辭。與會專家圍繞優化營商環境與城市經濟增長、企業對營商環境的關切點、如何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等問題建言獻策。
2019中國營商環境研討會暨城市營商環境指數發布會會場全圖
國際化、公開化、法治化,是建設營商環境的最高標準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發表主旨演講時指出,營商環境國際化、公開化、法治化,是建設一切營商環境軟硬件的最高標準,也是當下中國最需要、最迫切、最務實,同時也是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所需求的。營商環境國際化可以倒逼更多開放,帶來知識產權保護和人才環境的交流,帶動產業結構調整完善,產業鏈布局更加合理,效率更高,促進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最終營商環境國際化會推動國家更大開放,融入國際社會。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表示,營商環境的改善不是比對誰好了,也不是比誰壞了,比的是無差別、無例外、一致、公開、透明。
著名經濟學家、陽光資產首席戰略官邱曉華認為,目前優化營商環境需要抓住三個要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在“三化”基礎上,政策的可預期也是營商環境很重要的方面,不要讓投資者、消費者猜政策走向,要讓大家預測政策基本變化。同時,進一步改進目前各種歧視現象,讓各個主體無論是內資、外資、國有、非國有,讓各個消費主體都能夠有公平均衡的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的享有。
深圳、上海、海南等地優化營商環境領先
深圳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吳思康主任從五個維度介紹了深圳營商環境的評估,分別是投資熱度、法治的力度、人才的滿意度、創新活躍度、“國際+”的高度。吳思康表示,深圳的上市主體數比上海多40萬家,比北京多了將近60萬家,比廣州多100多萬家,投資熱度高。深圳市政府特別重視法治建設,打造法治政府,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更加規范涉企的執法制度。在提高人才滿意度方面,去年做的最大的改革是保障住房,政府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占市場供應60%,改善了所有人必須純從市場買房的局面。深圳公園全部免費,空氣質量接近東京和巴黎,創造了良好的生存環境。深圳的創新活躍度很高,有一萬多家高新技術企業,5G方面中國創造很多第一半數出自深圳。
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黃文川談到,海南對標國內外,制定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出臺了《海南省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2018-2019年)》,從11個方面提出40項改革措施。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黃文川介紹了海南的“營商環境十條”,包括簡化企業登記流程,創新審批流程、簡化施工手續,優化企業水電氣、電信服務,推進一窗受理、簡化財產登記手續,搭建融資平臺、精簡辦稅事項、推進稅收便利化,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推進營商環境法治化等等。
上海市經信委中小企業辦主任葛東波用“一碗飯、一張桌子、一席之地”的比喻講述了營商環境的意義。一碗飯是指經濟高質量發展,不能再依靠原來發展途徑或者模式,否則“手里這碗白米飯就可能會變黑米飯”;一張桌子就是競爭中性原則,一張桌子有四條腿,對上海來講是央企、地方國有企業、外資、民營經濟四輪驅動,一席之地是指必須通過營商環境國際化,主動參與國際新一輪經濟競爭中去,才能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城市營商環境指數榜單:上海、北京、深圳居前三甲
會上,全國經濟總量前100城市營商環境指數榜單出爐,營商環境指數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南京、武漢、杭州、天津、成都、西安;軟環境指數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武漢、天津、成都、西安;硬環境指數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是深圳、上海、南京、無錫、武漢、青島、廈門、蘇州、廣州、濟南。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對《中國城市營商環境指數評價報告》(以下簡稱《營商環境報告》)進行了深度解讀。劉哲指出,中國城市營商環境指數評價體系,更多從企業和投資者的視角出發,從軟環境和硬環境兩個方面入手,以客觀數據為主要依據,全方位、多維度地分析和評價城市的營商環境狀況,重點不只在于入選城市得分,而在基于數十項營商環境指標的綜合研究分析后對相關規律的深入揭示。
《營商環境報告》中顯示,將入選城市超過5個的七大城市群進行對比,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位列可比七大城市群的一二位;山東半島和京津冀排名第三和第四位;長江中游城市群、海峽西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暫列第三梯隊。在七大城市群中,珠江三角洲有著沿海區位優勢和廣東省重要的金融資源和科技資源,生活環境、金融環境和技術環境均位列首位;山東半島城市群具有良好的工業產業基礎,基礎設施環境排名居首;而京津冀城市群則依托北京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對于人才有著強大的虹吸效應,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優勢,人才環境和文化環境指標均列第一位;長江三角洲則是城市綜合實力最強的城市群,有14個城市入圍營商環境指數排名前50。
劉哲指出,經過數十年工業化發展,各城市均比較重視硬環境建設,不同城市之間雖然還存在一定差距,但差距確實在逐步縮小,各城市在進行硬環境建設上已經積累了相當的經驗,有了相對成熟的發展方式。但軟環境的差距仍然較大,大多數省份在軟環境建設方面尚處于摸索階段。全面、客觀、動態地評估城市營商環境,尋找軟環境的突破口,是決定城市競爭力的關鍵。
未來著眼點:法治、中性競爭、減稅
在營商環境圓桌對話中,多位專家圍繞優化營商環境與城市經濟增長、企業對營商環境的關切點、如何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等問題建言獻策。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認為,營商環境千頭萬緒,歸根到底就是要正確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下一步最應該做的是自貿區試點擴大,這是未來的方向。
工信部規劃司原副司長、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院長顧強認為,過去做投資的時候最簡單,哪里的綜合成本低,政策力度大,就去哪里;但現在來看這些不夠,現在還關注兩個非常重要方面:發展空間大不大,未來預期好不好。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認為,在營商環境中,軟環境最重要。軟環境里面關鍵的是法治環境、體制機制環境,再往后就是政府服務環境。最需要重視的是生態環境。
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城市研究處處長王丹表示,營商環境的改革最關鍵是在政府的改革舉措和政策能夠讓企業更多感知,提升企業獲得感。
深圳市藍海大灣區法律服務研究院副理事長兼院長肖璟翊指出,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以《外商投資法》出臺為重要信號,中國市場會更加開放,2019年在有望在市場準入方面取得比較長足進步。
深圳金信諾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理事黃昌華表示,競爭中性原則對中國知識產權保護是很重要的,深圳是競爭中性原則執行非常好的地方,所以大家就充滿熱情,這時候對知識產權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
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岸元表示,由于這輪減稅之后中國增值稅率水平已經明顯低于歐洲國家。下一步再考慮減稅的話,還是應該從所得稅入手。
萬博研究院副院長張海冰表示,最需要關注的是營商環境觀念問題,真正目標是讓企業能夠很好經營和發展,能夠讓新的供給不斷出來,這是營商環境改善的真正目的所在。
(編輯 才山丹 策劃 姜楠)
13:54 | 發力超薄手機市場再度升級AI技術 ... |
13:49 |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保險機構適... |
13:33 | 北京京東叁佰陸拾度電子商務有限公... |
13:32 | 天貓618今晚8點開啟預售 人人可領... |
13:13 | 10分鐘后突然拉升!601908,6天3板... |
12:17 | 招商信諾累計設立保險金信托10003... |
11:49 | 華銳精密攜拳頭產品開拓巴西市場 |
10:52 | 旭輝控股境外重組進入最關鍵階段 ... |
10:51 | 上聲電子擬發行可轉債募資3.3億元 ... |
01:22 | 應用場景不斷拓展 人形機器人產業... |
01:22 | 沈陽化工:打造更具競爭力的高端產... |
01:22 | 弘元綠能:優化資產結構 發揮全產...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