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寶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推動債券、期貨市場發展。《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這是繼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后,對期貨市場發展的新論述。
近年來,我國金融期貨市場不斷發展。而作為債券市場基礎性避險工具,國債期貨順應力量市場債券化改革要求,發展空間日益擴大。
然而,當前,我國缺乏一個統一的國債市場,這就不利于整體金融體系的健全和發展。同時,我國現行的國債市場分成了銀行間交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銀行間市場是銀行以及相關金融機構參與,而交易所市場的許多業務商業銀行是不能參與的。這就人為增加了交易成本,減少了國債市場的流動性,阻礙了國債市場的發展,拖后了整體金融體制改革的步伐。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建議,建立統一的國債市場,從容許銀行逐步參與交易所國債期貨交易入手,逐步打通當前銀行間市場與交易所市場相互隔離的局面。
審慎設置商業銀行準入國債期貨市場的政策。針對商業銀行的業務特點,從持有資產規模、衍生品交易經驗等方面明確商業銀行參與國債期貨的條件和要求,選擇符合監管要求的商業銀行試點參與國債期貨交易,逐步擴大到更多的商業銀行參與國債期貨交易。
合理設計商業銀行參與國債期貨交易的方式。從便利商業銀行參與和控制風險角度考慮,設計銀行參與國債期貨市場方式,允許持有債券較大并有一定衍生品交易經驗的商業銀行,以交易結算會員方式直接入場交易。
建立跨市場監管協調機制。商業銀行是現貨市場主要持債主體,參與國債期貨后,需加強跨市場風險管理。建議相關監管部門形成和完善市場監管協調機制,加強信息交換和風險預警,共同防范跨市場風險。
“容許銀行參與交易所國債交易可以更好地管理國債業務風險,促進現貨市場平穩運行。”李稻葵表示,國債期貨有助于增強商業銀行持有國債意愿,夯實國債市場發展的基礎。在國債承銷環節,可利用國債期貨鎖定國債承銷風險,促進國債發行,降低國債發行成本;在交易環節,可利用國債期貨對沖現貨市場波動風險,避免極端情況下大規模拋售現貨,防范流動性風險與利率風險交叉傳染;在做市環節,可利用國債期貨對沖存貨風險,避免出現單邊行情,穩定債券市場供求關系。
13:54 | 發力超薄手機市場再度升級AI技術 ... |
13:49 |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保險機構適... |
13:33 | 北京京東叁佰陸拾度電子商務有限公... |
13:32 | 天貓618今晚8點開啟預售 人人可領... |
13:13 | 10分鐘后突然拉升!601908,6天3板... |
12:17 | 招商信諾累計設立保險金信托10003... |
11:49 | 華銳精密攜拳頭產品開拓巴西市場 |
10:52 | 旭輝控股境外重組進入最關鍵階段 ... |
10:51 | 上聲電子擬發行可轉債募資3.3億元 ... |
01:22 | 應用場景不斷拓展 人形機器人產業... |
01:22 | 沈陽化工:打造更具競爭力的高端產... |
01:22 | 弘元綠能:優化資產結構 發揮全產...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