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正
“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對國際社會的承諾,也是對國內的動員令(即“30·60目標”)。如今,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話題,越來越受到各界廣泛關注。
對于“30·60目標”的解釋,是我國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峰值;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即實現將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通過碳捕捉和碳存儲技術全部吸收,以達到“中和”的目的。
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實現“30·60目標”,需要政府、社會、資本市場、企業等多方面共同協作。
“比如通過發展碳排放交易市場和發展綠色金融產品,推進碳達峰的順利進行。同時,通過碳排放交易進行更合理的資源配置,需要企業進行投資,以達到碳中和目標,這方面需要從上到下多方面共同推動。在碳捕捉和碳存儲方面,雖然有些企業有相關業務,但是由于目前尚沒有合適的交易市場,所以這方面的發展還不充分,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鄭磊說。
從整體來看,為實現“30·60目標”,我國早已開始在資本市場層面進行了多方面部署,比如綠色金融、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
中國人民大學助理教授王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國在綠色金融層面,已經衍生出了很多促進政策。第一,綠色信貸。對有關的綠色項目或綠色產業,給予信貸方面的優惠。第二,對一些具體的公司發放的有關綠色項目的債券,從審批流程到稅費的扶持。第三,設立專門的產業型基金,專門投資綠色產業,包括節能減排、環保,甚至投資一些傳統企業進行節能環保低碳減排方面的改造項目。這些都是資本市場能夠直接支持實現目標的措施和政策。
另一方面,作為實現“30·60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高能耗產業企業的做法與態度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A股市場當中,已有不少上市公司在為此積極進行著籌備工作。
火電企業清新環境董秘在深交所互動易回復投資者問題時表示,火電行業是碳排放交易的首個試點行業,公司目前已有自主研發的旋匯耦合技術、管束式除塵技術等多項技術,這些技術都是碳捕集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司未來關注的重點,是如何產業化落地,如何以經濟性為前提,為業主提供最適合的解決方案。同時,持續關注相關政策,積極探索現有火電領域、節能領域業務與碳減排相結合,充分利用國家產業政策,為碳減排事業貢獻力量。
核電企業中國核電董秘在上證e互動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近兩年,公司積極布局新能源產業,規模效應正在逐步顯現。公司“十四五”期間將把握新能源發展新階段,貫徹新理念,構建新格局,持續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助力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對此,國務院國資委機械院創新中心主任宋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電力體系在響應實現“30·60目標”時應關注三個重點領域。
“第一,在發電結構上,提高光伏、風能等零碳電能所占比重;第二,通過應用數字信息智能等新技術,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第三,提高總體電網和分布式電網的信息安全。”宋嘉說。
(編輯 才山丹)
21:51 | 中源協和:5月20日將召開2024年年... |
21:51 | 中公教育:5月20日將召開2024年度... |
21:51 | 中安科:第十二屆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1 | 中安科:第十二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1 | 智光電氣: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1 | 浙江東日:第九屆監事會第二十九次... |
21:51 | 浙江東日:第九屆董事會第四十次會... |
21:51 | 招標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1 | 云南能投:監事會2025年第五次臨時... |
21:51 | 云南能投:董事會2025年第五次臨時... |
21:51 | 遠光軟件:2024年年度股東會決議公... |
21:51 | 遠程股份: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九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