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運旺季到來,港口貨運量大增。中國港口協會數據顯示,8月上旬,中國八個主要港口的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8.5%;沿海主要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10.9%,外貿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16.5%。
集裝箱運輸市場需求快速回升,但受疫情影響,全球海運業(yè)停航潮尚未解除,海運運力和集裝箱設備相對短缺,助推了航線訂艙運價逐周上漲。截至9月11日,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為1355.04點,環(huán)比上漲34.24%。
海運價格上漲
業(yè)內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萬圣節(jié)、圣誕節(jié)等西方節(jié)日將至,很多商家希望通過節(jié)日大促提振銷量,早早就開始下單備貨。上半年受疫情影響,不少海運公司,尤其是長途航線為節(jié)省成本,運力大減。為了保證按時到貨上架產品,今年貨運量近期開始逐步上升。”
出口貨運量增加,但現有運力緊張,導致艙位出現爆倉,甩柜現象頻現。業(yè)內人士認為,海外疫情嚴峻,全球海運業(yè)停航潮尚未解除,海運運力和集裝箱設備存在短缺情況。自疫情暴發(fā)以來,由于世界各國封鎖措施導致的全球貨物運輸需求急劇減少。為此,中外船運公司紛紛暫停航線,減少出口集裝箱的航次,并大幅拆解閑置的集裝箱船。還有不少中小型的船運公司因為承受不住長期停航造成的經濟壓力,已經陸續(xù)倒閉。
航運分析機構Sea-Intelligence發(fā)布的報告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全球集裝箱船的運輸量同比下降了6.8%。業(yè)內人士稱,即便如今中國已經實現全面復工復產,歐美國家也重新啟動經濟活動,但這場疫情對集裝箱航運公司打擊沉重,要恢復往日正常的運輸狀態(tài)還需要時間。
海運市場的供需錯配,助推了航線運價上漲,各型船舶租金水平也迎來了短期大漲。上海航運交易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11日,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上漲至949.48點,較上期漲3.0%;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上漲至1355.04點,較上期漲34.24%。其中,美西線、地中海線、歐洲線運費分別為3813美元/TEU、1115美元/TEU和1054美元/TEU,較上期分別上漲55%、33%和12%。
據克拉克森統計,7月份各船型租金均有不同程度上漲,其中6至12個月租期的8500TEU、4400TEU、6800TEU和9000TEU船型租金環(huán)比上漲,分別上漲35.3%、28.8%、26.5%和21.7%,其余船型也有不同程度回升。
航運板塊回暖
海運價格的上漲、貨運量的增加,加之部分海運公司二季度業(yè)績穩(wěn)步提升,帶動了航運板塊回暖。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遠海控、招商輪船、中遠海能、招商南油、中遠海發(fā)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53.79%、520.93%、5481.39%、159.56%和66.51%。
國盛證券認為,從中報來看,上半年受宏觀經濟及疫情影響,集運公司大幅削減運力,防疫物資、家居辦公出口增加運價有所上漲,沙特大幅增產,油價大幅下滑,因此部分航運公司二季度業(yè)績實現增長。
摩根士丹利近期予以中遠海控港股“增持”評級,目標價上調至4.82港元/股。上半年中遠海控實現營業(yè)收入740.53億元,同比增長2.71%,實現歸母凈利潤11.37億元。其中,集裝箱航運實現收入715.88億元,同比增長3.89%。
摩根士丹利表示,中遠海控目前有很多催化劑可以支持其股價上升,其中包括運費提升和第三季度表現強勁。此外,集裝箱市場周期預期在未來12至24個月將會呈現向上趨勢。
伴隨市場需求增長,航運市場運力正逐步修復。根據Alphaliner數據,截至8月31日,全行業(yè)閑置運力占比5.1%,相比5月閑置運力占比11.6%,運力顯著提升。其中,8月美線投放運力環(huán)比增長7.3%,同比增長6.9%,裝載率達100%;歐線投放運力環(huán)比增長6.1%,同比下降7.6%,裝載率達98%。
浙商證券認為,從價格角度看,各區(qū)域內港口價格戰(zhàn)時代即將結束,區(qū)域格局向好,板塊整體盈利有望回升。上半年集裝箱吞吐量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有所下滑,隨著國內及北美、歐洲的復工復產,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逐步恢復,預期下半年數據會恢復正增長。
00:09 | 電競賽事持續(xù)火熱 產業(yè)鏈加速破圈 |
00:09 | 4月份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增長14.5%... |
00:09 | 控股股東積極包攬定增 助推上市公... |
00:09 | 技術驅動、政策引領、市場響應 換... |
00:09 | 股權信托新規(guī)落地首月:三單創(chuàng)新項... |
00:09 | 創(chuàng)新藥賽道景氣度有望延續(xù)——專訪... |
00:09 | 在小紅書“種草”:銀行定義零售業(yè)... |
00:09 | 上市公司一季報展現經濟勇毅前行 |
00:09 | 三個不確定性讓美聯儲進退維谷 |
00:09 | 未盈利上市公司緣何堅持研發(fā)“上強... |
00:09 | 發(fā)揮好并購重組的關鍵作用 |
00:04 | 期貨業(yè)兩大新規(guī)有望年內落地 行業(yè)...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