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企紛紛布局創新藥研發。今年以來,包括科倫藥業、華森制藥、億帆醫藥、廣生堂、健康元在內的多家藥企均發布了組織架構調整信息。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我國醫藥創新環境不斷改善,仿制藥的利潤空間逐步縮小,倒逼企業向醫藥創新轉型。在此背景下,企業創新動力增強,各藥企的研發投入不斷加大,創新已成為優質藥企發展的必經之路。
加大創新藥研發
5月29日晚間,科倫藥業發布一系列公告,主要事項包括在“科倫藥研”(仿制藥研發、生產、銷售)平臺上轉讓30%的股權給員工持股平臺用于實施員工股權激勵;在“科倫博泰”(創新藥的研發、生產、銷售)平臺上轉讓30%的股權給員工持股平臺用于實施員工股權激勵等。
國信證券高級研究員張立超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建立市場化的激勵機制,加速股權激勵落地,打造組合型激勵工具,都是為了更好地留住創新型人才特別是核心人才,針對創新藥研發周期長的特性,增強人才的價值積淀。
另外,今年以來,包括華森制藥、億帆醫藥、廣生堂、健康元在內的多家藥企發布了組織架構調整信息。
華森制藥近日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在創新藥板塊已有動作,如引入首席科學官、設立創新藥事業部、建設創新藥實驗室、打造創新藥人才團隊等,已部分完成或正在推進中,后續具體項目將按計劃有序推進。
公司于4月27日發布公告,為適應公司業務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升公司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公司計劃新組建創新藥事業部,負責公司創新藥板塊的統籌管理工作,從藥物發現、臨床前研究、IND申報、臨床試驗到注冊申報,包括創新藥研發管線布局,知識產權管理、BD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工作。
億帆醫藥也進行了組織架構的調整。近日公司發布的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結合“整合、創新與國際化”的中長期發展戰略,成立億帆化藥(小分子)事業部,開始布局先仿后創的小分子“研產銷”一體化。該事業部是以億帆制藥為主體,由億帆研究院、西藏恩海、進口產品銷售事業部及國內外的小分子相關業務整合而來。
張立超認為,知名藥企紛紛調整組織架構,初衷是為了更好地適應創新轉型的需要,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公司運營效率,優化管理流程。事實上,醫藥創新是一個全方位的系統工程,涵蓋科技的創新、制度的創新、人才的創新等各個方面。其中,首席科學官作為藥企的靈魂人物,能有效統籌醫藥研發工作,協調企業創新進程;通過設立獨立的事業部,有助于實現業務垂直管理,提升運營效率;建設創新藥實驗室、打造創新藥人才團隊,通過“筑巢引鳳”的方式,吸引更多專業化人才的加入,助力藥企行穩致遠。
政策推動
張立超認為,近年來我國醫藥創新環境不斷改善,一系列鼓勵藥品創新的監管政策落地實施,創新藥納入醫保目錄的路徑加速拓寬,各類政府資金、大量社會資本投入到醫藥創新領域。與此同時,仿制藥的利潤空間已逐步縮小,倒逼企業向醫藥創新轉型。在此背景下,企業創新動力增強,各藥企的研發投入不斷加大,創新已成為優質藥企發展的必經之路。
中信建投表示,過去五年,醫院用藥的前十大品種中,治療性品種和創新藥地位不斷提升,主要推動的政策來自于:一是仿制藥集采政策,在此過程中仿制藥加速替代原研市場,實現騰籠換鳥;二是醫保談判加快創新藥納入醫保報銷,推動創新藥滲透率快速提升。從集采、醫保等政策上來看,當前創新轉型趨勢不可逆轉已經成為共識;傳統的仿制藥生存模式將持續承壓,向高壁壘、高收益的創新藥轉型是企業發展的趨勢。
2018年以來,由于集采、一致性評價、輔助用藥等政策影響,部分公司的傳統品種銷售受到較大影響,行業整體開始向創新轉型。從板塊研發支出情況來分析,2018年、2019年板塊的研發費用增長非常明顯。
中信建投表示,2019年,化學制藥板塊中,大部分龍頭企業的研發費用均持續增長,研發費用增速顯著高于行業整體收入增速。從化學藥板塊研發投入前10名企業看,恒瑞醫藥、科倫藥業等制藥板塊的龍頭企業,也是創新轉型相對較快的公司。2019年,這些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均有上升,企業向創新轉型的投入需求強烈,預計行業的分化也將持續。
另外,仿制藥板塊整體受到帶量采購等政策壓力,向創新轉型的趨勢也十分明顯,轉型的模式較為多樣。由于完全從頭開始研發難度較大,收購、產品合作/引進是較常見的做法。除了化學制劑企業外,以眾生藥業、華潤三九為代表的傳統中藥企業也在積極布局創新藥,轉型模式與仿制藥相似,包括自主研發、與CRO、藥企進行合作開發、產品引進等。
洗牌加速
張立超認為,藥企創新轉型符合國家創新驅動的大環境,醫藥創新模式也正在由“復制到中國”(C2C)向“創新源自中國”(IFC)轉型,創新藥正迎來戰略性的投資機會。未來創新藥日漸成為我國醫藥行業發展的主流,藥企將以本土資源、國際標準、全球市場為出發點開展高質量的創新藥研發工作,更加注重研發團隊的引進和培育。預計對醫藥行業來說將加速其洗牌進程,汰弱留強。建議重點關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完整研發服務產業鏈、高臨床應用價值以及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支持的創新藥品種及相關醫藥企業。
中信建投表示,隨著國家對于創新藥的扶持和市場對創新藥投資的認可度提升,行業中大量創新企業出現,部分創新研發賽道不再稀缺甚至逐漸擁擠。隨著市場競爭加劇、醫保政策等方面的影響逐漸顯現,傳統仿制(me-too)類、仿制更好的(me-better)的創新藥研發將承受一定壓力,后續國內創新研發將逐漸向壁壘更高的同類第一(best-in-class)、同類最優(first-in-class)靠近。同時,海外市場的創新藥產品價格更高且市場廣闊,后續創新產品全球化能力的企業優勢將逐漸顯現。
華西證券認為,國家對創新藥產業從研發、審評、生產到上市大力支持,創新藥迎來黃金發展期,服務創新藥產業鏈的CXO行業也同步迎來巨大發展機遇。
21:51 | 中源協和:5月20日將召開2024年年... |
21:51 | 中公教育:5月20日將召開2024年度... |
21:51 | 中安科:第十二屆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1 | 中安科:第十二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1 | 智光電氣: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1 | 浙江東日:第九屆監事會第二十九次... |
21:51 | 浙江東日:第九屆董事會第四十次會... |
21:51 | 招標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1 | 云南能投:監事會2025年第五次臨時... |
21:51 | 云南能投:董事會2025年第五次臨時... |
21:51 | 遠光軟件:2024年年度股東會決議公... |
21:51 | 遠程股份: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九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