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郭冀川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讓人們意識到遠程診療的優越性,為提高診治效率,湖北省內醫療機構之間、外省援助醫院與湖北省內醫院之間都開通了遠程會診,河南、廣東等省市也首次實施了5G遠程手術。
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遠程醫療逐漸進入快車道,智慧醫療的應用越來越深入,隨著5G技術的不斷普及,5G與各行各業的結合也越來越緊密。在醫療領域,5G更是走在行業應用的前列,諸如遠程會診、遠程門診、遠程影像診斷、遠程心電診斷、遠程超聲等醫療業務已經開始嘗試落地商用。
中商產業研究院研究報告顯示,在政策推動及相關技術的支持下,我國遠程醫療市場規模出現明顯增長。2018年,我國遠程醫療市場規模超100億元。隨著5G技術在遠程醫療中加深應用、移動醫療終端普及、醫療物聯網發展以及醫療機構參與度提高,不斷推動遠程醫療規模的擴大,2019年,我國遠程醫療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30億元。
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研究員梁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候表示,在人口老齡化加劇的大背景下,我國醫療資源需求總量呈現持續攀升的態勢,這就給醫療資源的供給提出了巨大挑戰。醫療保健體系亟需通過改革提升效率,在這一趨勢下,數字技術正在成為推動健康產業生態重構的關鍵力量,賦能院內醫療、遠程醫療、健康管理、創新研發等場景。
“去年九月,全球首個5G遠程全門診在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開通運行,我們參與了該系統建設,它基于5G網絡技術,綜合利用高清音視頻傳輸技術、云影像傳輸技術、遠程仿真操控技術,患者做完影像檢查醫生就能實時看到片子,隨后可以開展診療工作。”紅云醫療產品經理丁龍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候表示,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遠程門診和遠程手術被越來越多的醫院接受并試行,5G和醫療的結合,逐步敲開了公立醫院的大門。
對遠程診療而言,5G技術是重要助力之一,中國聯通5G創新中心專家李野介紹,中國聯通已全面進軍5G智慧醫療,在院前、院中和院間三個場景提供技術支持。比如院前的遠程急救是5G技術結合急救車車載智能設備,可為患者節省急救時間。而院中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有5G+醫療和5G+遠程示教,以及5G+院內管理等多個應用場景。
愛分析醫療分析師姜凱燕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通過普及遠程會診、遠程手術,我國部分地區醫療資源分配不平衡的問題會得到緩解,通過遠程問診、遠程查房等手段,醫生與患者的接觸減少,交叉感染風險大大降低。5G技術所具有的高速率、低延時、廣連接等特性,是這些遠程醫療的保障。
例如朗瑪信息就通過遠程醫療,讓發達地區優質醫療資源與欠發達地區有效對接,通過以貴州(貴陽)互聯網醫院以實體醫院為核心,以社區(鄉鎮)醫院、村衛生室、實體藥店等便民場所為就診點,使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成為互聯網醫院的延伸,形成以“醫院+社區服務中心+村衛生室”的多層次醫療服務結構。
大家醫聯醫生集團創始人孫宏濤對記者表示,隨著5G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正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的便利性、專業性,隨著遠程手術、遠程示診、智慧醫院不斷深入推進,這些技術可以幫助醫院提高效率的同時,也能大幅改善患者體驗。
但因為5G技術尚未全面鋪開,孫宏濤認為,更多場景化應用的落地還需要時間與政策支持,而且醫療場景的數字化建設十分特殊,不論醫療信息化水平多高,最終的手術都需要由醫生來完成,許多病人管理和醫護也需要由人來完成,因此智慧醫療的落地過程中,需要得到醫護人員的認可。
丁龍飛認為,當前5G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還有更多完善的空間,5G與醫療的聯結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如通過遠程系統實現門診診療的“全流程”覆蓋,以及實現臨床診室、輔診檢查、門診藥房等多部門的遠程協作,這些都需要相關技術公司的研究與醫療機構的合作,5G智慧醫療的發展尚有技術與功能瓶頸需要突破。
(編輯 張明富 孫倩)
18:18 | 華陽股份:七元煤礦聯合試運轉進展... |
18:18 | 光威復材:低空經濟發展將持續為碳... |
18:18 | 光威復材:計劃經過適當技術改造形... |
18:18 | 光大同創:暫未參與華為鴻蒙生態電... |
18:18 | 鋼研高納:公司已在核電領域取得相... |
18:18 | 富煌鋼構:公司高度重視數字化轉型... |
18:18 | 鳳凰航運:定期對公司內部控制情況... |
18:18 | 飛亞達:不存在手術機器人亮相中國... |
18:18 | 二六三:截至5月9日公司股東人數為... |
18:18 | 恩華藥業:創新藥NH600001乳狀注射... |
18:17 | 多浦樂:紀軒榮先生在公司擔任監事... |
18:17 | 東亞藥業:關于曲美布汀原料藥獲得...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