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蘇詩鈺
“從中報預告數據來看,上半年國內煤炭行業形勢良好,企業盈利能力有所改善。需求增速繼續提高,煤價底部抬升、高點突破,連續上揚。而鋼鐵、房地產、國防軍工、機械設備等四大行業內中報凈利潤有望同比翻番的公司家數占行業內業績預喜公司家數比例居前。”中宇資訊分析師陳曉涵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從中報業績預告來看,滬深兩市中主要從事石油、煤炭等燃料加工的相關公司業績明顯改善。截至目前,已有4家公司披露中報業績預告,山西焦化、高科石化、岳陽興長等3家公司業績預喜。
金聯創鋼鐵行業分析師李群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去年開始,鋼鐵煤炭逐漸擺脫頹勢,價格走高,利潤回升,這主要得益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鋼鐵煤炭行業對環境的污染,一直受到詬病,環保壓力較大,故而不符合環保要求的中小企業退市,一方面減少供應壓力,另一方面提高行業集中度。而且供暖季的50%限產,或者非供暖季30%至50%的限產,都在持續進行,這使得供應整體縮減。這些變化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去庫存的成效。
陳曉涵表示,近年來,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過程中,壓制煤炭和鋼鐵生產最大的一道禁令就是環保。經過幾年的結構性改革,成效顯而易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使各地工業實體經濟運行質量效益繼續提高。
據統計,第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5%,比上年同期提高0.7個百分點。1月份至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費用同比下降0.35元;5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同比降低0.6個百分點。
陳曉涵表示,降成本、去杠桿成效初顯。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有望進一步實現高水平、高質量的工業發展。
獨立經濟學家徐陽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延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思路,繼續強調對過剩產能和落后產能的化解和淘汰,同時明確了環保等法規標準嚴格執行。隨著鋼鐵去產能取得成效,從“防范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到“大力化解煤電產能過剩”,2018年煤電去產能進入新階段,相關政策有望陸續出臺。
11:01 | 宏創控股擬635億元收購宏拓實業 打... |
10:58 | “愛股票APP”等賬號,關閉! |
10:39 | 畢馬威中國長三角高端裝備新質領袖... |
10:39 | 東風汽車與華為戰略牽手 共建智能... |
09:37 | 第十二屆富國論壇順利舉辦 激辯資... |
09:05 | 中金所:豐富產品業務體系 推動中... |
09:05 | 全國首家金融業聯合人民調解組織在... |
09:04 | 飛龍股份:液冷服務器項目已批量供... |
23:32 | 直擊年度股東大會:穿越發展周期 ... |
23:32 | 端午文旅新圖鑒:民俗游點燃消費熱... |
23:32 | 多地市內免稅店接連落地 入境消費... |
23:32 | “小接口”大生態 國產手機巨頭聯...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