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5月15日,北京金融法院召開“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新聞通報會,介紹北京金融法院在投資者保護方面所做的工作,發布十件司法保護資本市場投資者權益的典型案例。
北京金融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薛峰表示,過去兩年,北京金融法院共受理案件15267件。其中,涉投資者保護相關民商事、行政案件共4773件,占全院總收案數的31%。涉投資者保護案件的主要特點為:案件類型多元化,當事人多元化,訴訟請求多元化,交易市場多元化。
據薛峰介紹,北京金融法院聚焦主責主業、完善工作機制、延伸審判職能等多方面,通過依法公正高效辦理案件,防范和化解風險,保證證券市場公開、公平、公正,為資本市場提供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司法保障,有效保護了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首先,聚焦主責主業,以公正高效的金融司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一是“抓前端、治未病”,將矛盾化解在前端,將糾紛終止于訴前,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源頭化解。二是加大對資本市場財務造假、欺詐發行等違法行為判罰力度,同時多措并舉,引導市場主體歸位盡責,促進資本市場生態良性循環。三是優化司法資源配置,加大立審執協同,精準審查確定保全財產,全力實現投資者勝訴債權,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
其次,完善工作機制,守正創新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一是探索實踐“雙軌雙平臺”證券糾紛解決機制,便利中小投資者維權。二是以案件審理中發現的問題為起點,梳理總結資管產品管理人盡職調查義務的司法認定規則,形成資管產品管理人盡職調查義務的“六步審查法”,有力引導了資管行業展業,夯實了資管產品投資者保護的基礎。三是建立立體化協同推進機制。
最后,延伸審判職能,在市場化、法治化軌道上系統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一是著力提升投資者法治意識,促其理性投資。二是聚焦資本市場,針對司法中發現的金融風險苗頭,強化對交易模式、產品邏輯的查明,協同監管、融入行業、深入企業就普遍性問題開展調研,抓早抓小推動風險隱患防范化解,同時,推動金融監管“長牙帶刺”落到實處,緊跟金融領域新形勢、新政策,與金融管理部門加強交流論證,共同回應市場難題。三是積極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夯實維護投資者權益的根基。
薛峰表示,下一步,北京金融法院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牢牢把握投資者是市場之本、中小投資者占絕大多數的基本市情,及時回應投資者關切,進一步貫徹落實傾斜保護中小投資者的金融審判理念,不斷健全投資者保護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大對違法主體的懲戒力度,進一步暢通投資者的維權渠道、增強投資者的獲賠可能性,在市場化、法治化軌道上努力營造投資者更安全、更放心的市場生態環境,助力打造安全、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證券市場,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金融司法力量。
(編輯 何帆)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