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期,滬深兩市股指再次下探,整體走勢維持底部震蕩格局,如何在震蕩市中把握機會,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分析人士表示,機構擁有較強的研究能力,當前市況下,跟隨機構投資者的腳步選出價值潛力股的勝率也會相應提高。今日本報特從機構調研、機構評級、機構持倉等情況梳理機構投資思路,供投資者參考。
機構調研聚焦五大行業 299家公司受青睞
7月份以來,A股市場的持續震蕩令投資者心態從極度熱情轉變為更趨小心謹慎,面對當前的市場情況,跟隨機構調研腳步不失為投資者尋找合適價值標的的重要思路。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7月份以來,共有299家上市公司接待了包括基金公司、證券公司、海外機構、陽光私募、保險公司等在內的多類機構調研。從參與調研的機構家數來看,上述299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14家公司期間受到10家及10家以上公司調研,其中14家公司機構調研家數更是達到50家以上。
具體來看,海康威視共計接待347家機構集中調研,在兩市中居于首位,緊隨其后的是大華股份,共計接待179家機構調研,此外,立思辰、漢得信息也接待了逾100家機構扎堆調研,此外,美亞柏科、衛寧健康、環旭電子、中順潔柔、珀萊雅、美的集團、國瓷材料、石基信息、盈峰環境、耐威科技等10家公司期間接待機構調研的家數也均在50家以上。
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7月份以來,上述接待機構調研的299家公司股票中,共有81只個股期間累計實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銳科激光漲幅居于首位,達106.69%,通產麗星、三鋼閩光、湯臣倍健、天華超凈、全志科技、民和股份、雷科防務等7只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在15%以上,分別為41.59%、21.40%、20.18%、18.54%、17.75%、16.84%、16.70%。
業績表現方面,上述299家公司中,已有247家公司披露了中報業績預告,業績預喜公司家數達195家,占比近八成,其中,全志科技、海普瑞、蘇寧易購、國際醫學、我愛我家等5家公司中報凈利潤均有望同比增長逾10倍,此外,鴻特科技、合興包裝、江特電機、中糧地產、證通電子、山河智能、東方新星、杭氧股份、粵電力A等9家公司中報業績同比增幅也均有望達到200%以上。
其中,全志科技中報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18年1月份-6月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300萬元至80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變動幅度為:4220.04%至4634.29%。業績變動原因: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約50%,營業收入的增長帶動利潤的回升;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比上年同期下降約10%;人民幣貶值致使報告期內匯兌收益約為400萬元,上年同期匯兌損失為1808萬元。此外,報告期內,預計公司非經常性損益對凈利潤的影響金額約為3800萬元。
從行業分布來看,7月份以來,機構調研的公司主要集中在電子、化工、機械設備、醫藥生物、計算機等五大行業,涉及公司數量分別為33家、29家、26家、23家、21家。其中,對于電子行業的后市投資策略,信達證券表示,建議從兩個角度對電子行業進行布局。一是,關注下游產業需求量大、成長性較好的細分板塊,不斷增長的需求將成為推進產業發展的穩定動力,例如光學元件、顯示器件板塊,具有較高的成長空間。二是,關注國家重點扶持的細分板塊,例如半導體板塊。(吳珊 徐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