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珊
7月份,權重板塊有序輪動一定程度上推升了市場底部重心,但在2900點壓制之下,滬指反復震蕩難以突破,整固需求猶存。與此同時,滬深兩市兩融余額也難改頹勢,《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截至7月31日,兩融余額為8917.40億元,呈現三連降態勢,這也是兩融余額自7月13日以來,連續13個交易日處于9000億元以下。
分行業來看,7月份,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共有4個行業期間呈現融資凈買入態勢,合計融資凈買入金額為21.44億元。其中,食品飲料行業期間融資凈買入金額居首,達到87493.95萬元,緊隨其后的是醫藥生物行業,期間融資凈買入金額為56376.84萬元,家用電器行業期間融資凈買入金額也超5億元,達到55356.67萬元,休閑服務行業期間融資凈買入金額則為15173.39萬元。
不難發現,食品飲料、醫藥生物、家用電器、休閑服務等四大行業均屬于大消費概念,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梳理7月份反彈行情的內在運行脈絡可以發現,交易結構發生微調,前期抱團的大消費品種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后,“避風港”效應得以凸顯,雖然突發事件波及部分大消費品種的持股信心,但消費板塊核心邏輯在于業績的穩定持續性,隨著資金持續進入,看多力量將不斷累積。
兩融標的股方面,7月份,共有250只兩融標的股期間呈現融資凈買入狀態,合計融資凈買入金額達138.44億元。其中,44只兩融標的股期間融資凈買入額在1億元以上,貴州茅臺期間融資凈買入額居首,達到53396.62萬元,天齊鋰業位居次席,期間融資凈買入額為41305.40萬元,此外,萬華化學(35796.38萬元)、魯抗醫藥(30942.75萬元)、洛陽鉬業(30794.07萬元)、智飛生物(30367.31萬元)等4只兩融標的股期間融資凈買入金額也均在3億元以上。
市場表現方面,上述期間實現融資凈買入的標的股中,有部分個股已率先反彈。7月份以來截至昨日,共有124只標的股實現上漲,38只標的股期間累計漲幅超10%,新鋼股份、特銳德、魯抗醫藥、西藏天路、順鑫農業、西部建設、仁和藥業、湯臣倍健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在20%以上。而僅從昨日市場表現來看,在滬深兩市股指跌幅均接近2%的背景下,仍有33只標的股逆市上漲,申華控股、湯臣倍健等兩只標的股均以漲停價報收,強勢凸顯,此外,瀚藍環境、森馬服飾、西部建設、西藏天路、上海機場、萬華化學等個股昨日漲幅也均在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