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吳曉璐
近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主持召開社保基金和部分保險機構負責人座談會。會議提出,逐步推動提升中長期資金入市比例。業內人士認為,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需要建立和完善明確的契約體系,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另外,要鼓勵以基金公司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發揮市場“穩定器”的作用。
公募基金股票投資比例仍有提升空間
在引入中長期資金入市中,證監會提出了三大政策,其中一項就是提升資管機構專業能力為依托,增強權益產品吸引力,發展投資顧問服務,推動短期交易性資金向長期配置力量轉變。
目前,我國已形成了覆蓋銀行、證券、保險、基金、期貨等領域的金融機構體系,央行行長易綱文章《新中國成立70年金融事業取得輝煌成就》中提到,目前全國金融業總資產300萬億元,其中銀行業總資產268萬億元,保險業總資產18萬億元,證券業總資產7萬億元。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基金慧APP統計,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總規模為6.17萬億元,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二季度末,公募基金的股票投資市值僅2.08萬億元,由此計算,股票投資市值占公募基金凈值比僅為33.71%。而在2009年至2011年,股票投資市值占基金凈值比分別為74.89%、76.26%和62.55%。與歷史數據相比,公募基金的股票投資比例仍有提升空間。
如是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朱振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最近十年公募基金持股比例不斷降低,主要原因是貨幣基金、債券類基金的規模加速擴張,公募基金的持股市值在最近十年基本保持穩定,最低點是2014年上半年的1.2萬億元左右,最高點是2015年半年報期間和現在的2萬億元左右。
股票在公募基金投資中占比下降的同時,則是債券投資占比的提升。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2009年債券投資市值在基金凈值中占比僅為10.9%,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該比例提升至50.82%。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胡立峰表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股票基金資產凈值1.05萬億元,占當期全部基金資產規模的7.85%,其中僅指數股票型基金資產凈值8122.97億元,市場占比6.06%,主動股票型基金市場占比只有1.79%。從以上數據看,主動股票型基金發展較為緩慢,與公募基金的發展定位不相稱。
公募基金需進一步發揮“穩定器”作用
“與海外股市相比,A股市場的機構投資者持倉占比明顯較低,美國股市機構占比80%,A股市場的機構(包括一般法人)占比大約50%,基金、保險、社保等機構投資者持倉占比僅10%。隨著金融監管的加強和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深化,A股市場也迎來價值投資時代,機構投資者的重要性越來越高,公募基金的發行和持倉有望進入到穩定增長的階段”,朱振鑫表示。
上海邁柯榮信息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徐陽認為,在為投資者服務的基礎上,公募基金作為傳統的長期資金,一直在努力發揮資本市場“穩定器”的作用。“一方面,公募基金與保險資金、養老金、社保基金以及QFII等機構一同為資本市場提供了大量的增量資金,為穩定市場、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貢獻力量,履行金融行業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天職;另一方面,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更偏重于價值投資,注重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和盈利模式穩定等因素,能促使A股市場向價值投資理念靠攏。”
另外,證監會提出,需要著力構建中長期資金“愿意來、留得住”的市場環境。
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長期資金“愿意來、留得住”,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和完善明確的契約體系,相機抉擇的政策和監管理念需要改變,建立現代化的監管體系,讓投資者安心進出,按既定的規則辦事。
其次,上市公司要按規律辦事。資本市場最核心的是上市公司,公司從上市到運營需要按規律辦事。資金有發現價值的獨特屬性,不用擔心企業退市會影響到資金的長期進入。只有優勝劣汰的機制建立起來,長期價值投資的制度優勢才能發揮。
第三,鼓勵以基金公司為代表的存量資金發揮積極股東主義。作為股東和作為普通的財務投資者,對長期投資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政策從鼓勵增量資金的長期投資,延伸到存量資金的長期投資更重要和更有現實的意義。
20:29 | 仁智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0:29 | 美騰科技: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0:29 | 龍竹科技:2024年年度股東會決議公... |
20:29 | 晶澳科技:第六屆董事會第三十九次... |
20:29 | 華媒控股:2024年年度股東會決議公... |
20:29 | 哈爾斯: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公... |
20:29 | 國檢集團:2024年年度股東會決議公... |
20:29 | 鋼研納克:2024年年度股東會決議公... |
20:29 | 奧飛數據: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0:29 | 愛旭股份:第九屆監事會第二十八次... |
20:27 | 威爾高: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公... |
20:27 | 諾瓦星云: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