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行情第一周,原本以為市場會延續之前的反彈行情。但出乎意料的是,大盤陷入再次探底的風險之中。上周后半段,A股遭遇三連陰走勢,截至上周五,滬指報收于2740.44點,周跌幅高達4.63%,創下今年3月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
本周,大盤仍存在再次考驗前期2691點低點的可能。當市場陷入困局之時,A股究竟需要什么來“止血”?今天,道達和牛博士就此展開討論。
牛博士:達哥,你好,上周的行情,肯定超出你的預計吧?還記得前期,你還認為反彈有望延續,8月行情有望開門紅,但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如何看上周的行情?
道達:此前,確實對市場的態度是偏樂觀的。但是現在看,市場的調整確實讓很多人失望了。在上周三之前,雖然滬指從2900點之上回落了一些,但都還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圍。畢竟,此前調整的每個低點都在不斷抬高,同時來自政策面的各種消息也是偏暖的。尤其是對下半年財政政策邊際寬松的預期大大增加,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對我產生了一些麻痹作用。
不過,上周三和上周四,大盤突然連續遭遇重挫,最低跌到2726點附近,同時創業板指數創下2015年初以來的新低。這樣的走勢,不僅僅破壞了市場的反彈趨勢,對投資者的信心也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多前景看好的行業、業績優良的公司,似乎都無法讓市場資金產生較大的興趣,相反,避險的情緒大大提升。
所以,在上周三到上周五,市場中的拋盤顯得較為堅決,不僅是中小創個股,藍籌白馬股也同樣如此。在這一波下跌中,深成指、創業板指數、中小板指數其實都已經創了今年的新低。
牛博士:上周的這一波慘烈下跌,最主要還是受到了中美貿易摩擦消息面的沖擊吧?你對此怎么看?
道達:確實如此,現在A股市場的估值水平,幾乎可以說是全球最低的,而且產業資本也在持續流入A股市場,而政策層面也支持股市向好。但是,大盤依然選擇再次探底,這與中美貿易摩擦有很大關系。
近日,美方在此前公布對中方2000億美元輸美產品加征10%關稅清單的基礎上,又提出要將征稅稅率由10%提高到25%。這一消息,對A股帶來的沖擊不容忽視。
A股市場本身就處于弱勢中,市場信心嚴重匱乏。前期好不容易反彈了一點,再次遇到中美貿易摩擦方面的消息,無疑是對信心的又一次打擊。
牛博士:那么,在本周的行情中,如果要想大盤止跌企穩,或者說滬指守住2691點不被跌穿,你認為市場需要在哪些方面進行努力呢?
道達:在A股市場,投資者在經歷了多次大跌行情之后,其實多少會有些經驗。在這種較為艱難的時刻,大盤要想企穩,最容易想到的,可能就是“國家隊”進場護盤了。而經過2015年的股市異常波動之后,“國家隊”資金再次集體出動維護市場穩定的局面,我覺得再次發生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不過,這種護盤可能在局部發生,比如對大盤金融股的護盤還是存在一定的可能性。而且,直接通過金融股維持指數穩定,也是一種比較簡單有效的辦法。只要大盤指數暫時獲得支撐,那么市場心態就可能得到修復。當然,這不僅需要“國家隊”出動,還需要市場各方共同的努力。
另外,我覺得,當市場處于嚴重低迷的階段,最需要的還是管理層出臺直接針對A股市場的重磅利好消息,這樣可能效果會更加明顯。
牛博士:接下來,你認為操作上應該注意些什么?
道達:其實,今年以來的行情,除了1月份比較火爆外,其余時候都是一個反復被“折磨”的過程;總的來說,今年至今,市場風險遠遠大于投資機會。
所以,在操作方面,最簡單有效的辦法,或許就是順應市場趨勢,管住手腳,暫時以保存實力為上策,只有等待市場真正轉暖之后,才能由防守轉為進攻。
而在這段時間里,我覺得對普通投資者而言,應該做的就是養精蓄稅,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投資本領,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等到行情好了之后,我們學到的東西自然會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