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愛靜
走進浙江天臺縣天糧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糧農業”)車間內,稻麥烘干中心、服務用房、庫棚房區域劃分清晰,連續式烘干塔、除塵凈化機器、雜質清理裝置等現代化設備有序排列。車間外,叉車、鏟車、地磅等工具整齊待命,一幅高效農業生產景象躍然眼前。這不僅是天糧農業科技蝶變的生動呈現,更是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先行項目的縮影。
前不久,天臺縣農業農村局下發第一批省農業農村現代化先行資金項目建設名單通知時,天糧農業負責人許敏云卻陷入苦惱:“政府補貼加上手頭貨款,仍存在幾百萬元資金缺口。而且公司尚處儲備階段,風險偏高,普通貸款方式不僅流程繁瑣,利率也讓我們壓力不小。”
“我行在收到相關文件后,第一時間聯合縣農業農村局,依托行內系統,積極篩選,精心梳理出精準‘現代農業企業’幫扶名單。隨即組建金融服務小組,第一時間與企業取得聯系,深入了解項目進展與資金需求細節。”天臺農商銀行客戶經理奚天輝向《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
據介紹,得知天糧農業在更新設備上的資金壓力已成為制約項目推進和企業轉型的“攔路虎”后,該行立即啟動專項流程,仔細研究、精準匹配金融產品。經多方比對,發現“浙里擔新農貸”產品優勢顯著,它不僅利率較低,辦理流程便捷、撥款迅速,抵押方式還十分靈活,與天糧農業的需求高度契合。于是,該行迅速為天糧農業辦理“浙里擔新農貸”200萬元,相較其他貸款產品利率降2%左右,一年為企業節省2萬多元融資成本。
“這筆資金太及時了,現在工廠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作業服務,和之前相比,每畝節省三分之一勞力,成本降低了50%。”許敏云向記者表示。
接下來,天臺農商銀行將緊密聯合縣農業農村局等相關部門,重點扶持篩選確定的農戶、農企等名單,深化與浙江省農擔保等擔保機構合作,完善行內專業信貸服務團隊,助力推廣“新農擔”系列產品,為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金融活水。
(通訊員褚之陽對本文亦有貢獻)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