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耿文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業保險提出了多項明確要求,即“擴大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范圍,實現三大主糧全覆蓋、大豆有序擴面。鼓勵地方發展特色農產品保險。推進農業保險精準承保理賠,做到應賠盡賠。完善巨災保險制度。”這些要求和指示,像一盞明亮的指路燈,為今年農業保險工作指明了方向。
作為我國“三農”工作的重要政策工具和手段,農業保險在保障國家糧食和農業生產安全、支持農業穩產保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近年來,我國農業保險在政策支持下得到快速發展,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農險保費規模最大、覆蓋農產品最多、業務模式最豐富的農業保險大國。數據顯示,僅2023年全年,我國農業保險就為農業發展提供風險保障達4.98萬億元。
實現三大主糧作物
完全成本保險全覆蓋
根據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2024年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不再僅僅為產糧大縣提供,而是要擴大到全國所有省份,惠及所有種植戶。
“也就是說,只要是種植三大糧食作物的農戶,都可以投保。”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博導庹國柱告訴《農村金融時報》記者,這是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的一個重要動作,也是所有種植三大糧食作物的農戶所盼望的。
記者了解到,當前,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雖然覆蓋了13個糧食主產省份所有產糧大縣,但在非主產省份的覆蓋情況有待進一步提升。
在業內人士看來,將三大主糧作物完全成本保險政策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范圍擴大到全國,是目前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舉措。
“三大主糧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現全覆蓋,才能真正讓種糧戶吃上‘定心丸’,讓農業保險充分發揮保障糧食安全的作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風險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張峭表示。
庹國柱還表示,不僅是三大糧食作物,其他種植養殖業的生產保險,也要逐步開展“完全成本保險”。
大豆完全成本保險
要有序擴面
除了三大主糧,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在擴大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范圍方面還提出,大豆要“有序擴面”。
為助力提升大豆種植積極性,促進大豆油料生產,服務保障國家油料供應安全,2022年發布的《關于開展大豆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試點的通知》要求,自2022年至2024年,我國開展大豆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試點。
繼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8次提及大豆,并明確“完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實施好大豆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試點”之后,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再強調大豆完全成本保險要“有序擴面”,可見國家對大豆種植的重視程度。
“從市場來看,國內大豆生產缺口還很大。為了鼓勵適宜地區農戶種植大豆,國家采取了增加大豆種植直補等措施,提高大豆保險金額,充分保障種植大豆農戶的風險補償水平,也是一項重要措施。”庹國柱表示,這也意味著大豆種植保險的保障水平將得以提高,豆農的基本收益將得以保障,從而激發農戶種植大豆的熱情,保障我國大豆供給安全。
“財政和農業主管部門也會根據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作出擴面的規劃和保險補貼資金的部署安排。”庹國柱補充道。
鼓勵地方發展
特色農產品保險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鼓勵地方發展特色農產品保險’,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導向性。”庹國柱表示。
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重視和推動下,地方特色農產品保險獲得了快速發展,在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我國特色農產品保險的標的數量從2018年250余種提高到目前近500種。除中央財政獎補外,許多省和縣市也利用本級財政自行開展本區域內特色農產品保險的獎補,地方特色農產品保險的保費規模占比已從2018年的20%提高到2023年的37%。”張峭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中央財政安排了“以獎代補資金”支持和鼓勵各地特色農產品保險發展。“特色農產品保險不能忽視,應該一如既往地合理安排財政預算資金,支持做好這一保險業務。”庹國柱表示。
在張峭看來,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地方發展特色農產品保險”,將會進一步推動地方特色農產品保險發展,有利于地方特色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而地方特色產業大多是地方富民產業,對于提高農民收入、促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在精準承保和
理賠上下功夫
我國的農業保險市場規模增長速度很快,但不可否認的是,農業保險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和難題,還不能完全符合政策制定的目標和要求。特別是在承保和理賠這兩個最重要的環節上存在的問題較多。
“中央一號文件給農險行業提出了新課題,就是必須要在精準承保和精準理賠上進一步下功夫,堅決做到應賠盡賠,必須讓政策性農業保險達到政策目標。”庹國柱表示。
在張峭看來,精準理賠是當投保約定風險事件發生后,保險機構要按照投保標的實際損失和合同約定賠付比例進行精準賠付,堅持“大損大賠、小損小賠、無損不賠”的原則;而應賠盡賠,就是按照保險合同約定和實際損失大小,應該賠付多少就賠多少,不允許“大損小賠”,也不允許“小損大賠、無損也賠”,更不允許出現,無論是大小災和無災年份賠付一樣多和所有投保戶“平均賠付”“協議賠付”等現象。
首次提及
“完善巨災保險制度”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完善巨災保險制度”,這是巨災保險首次在中央一號文件中被提及。
農業巨災保險制度又稱農業大災保險制度,是一種針對農業生產中巨大自然災害風險的保險機制,旨在通過政府、社會和農戶共同努力,實現對農業風險的有效管理和經濟補償。
“目前,我國已建立了農業保險直保、再保、公司大災準備金制度。”張峭表示,但還缺乏全國層面大災基金和緊急融資制度,國家主管部門正在加快補短板和完善這一制度體系的建設。
在庹國柱看來,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完善巨災保險制度”,就是大力提倡各地要因地制宜建立和發展這種制度,并使其不斷完善,這對有效提高農業農村的風險保障水平,促進農業產業發展和農村社會穩定,保障農戶收益,穩步有效推進鄉村振興都具有重要意義。
庹國柱還談到,巨災保險制度要依靠財政資金來支付保險費或者建立農業大災保險基金,短時間內或許還難以全面實施,有條件的省份可以率先發力。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