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今年以來的券商投行業務“冷熱交織”。A股IPO規模突破1900億元,同比增長超85%,承銷保薦收入超85億元,一級市場給券商投行帶來了可觀的收入。然而,新股“棄購”金額及破發率的攀升,讓券商包銷、跟投面臨“雙重壓力”,存在項目虧損的可能。
IPO規模同比增長超85%
承銷保薦收入持續提升
近年來,注冊制改革等措施為券商帶來諸多結構性機遇。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券商共服務105家企業完成A股IPO(均按發行日期,下同),募資總額為1925.39億元,同比增長85.64%。A股IPO項目累計過會率84.62%,發行審核通過率較去年略降,IPO維持常態化發行。
隨著注冊制改革推進,券商持續加大科創板、創業板等IPO客戶覆蓋力度。今年以來,“雙創”企業是A股IPO主力軍,36家“硬科技”企業在科創板完成IPO,募集金額782.95億元;48家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在創業板完成IPO,募集金額693.22億元。兩板IPO家數占年內IPO家數的80%,融資金額占年內IPO募資總額的76.67%。
隨著A股IPO募資規模的持續提升,券商投行收入也水漲船高。今年以來,券商累計獲得承銷保薦收入85.83億元(4家公司費用還未公布),同比增長約28%。從承銷保薦收入結構來看,券商在科創板及創業板的收入最高,分別為37.46億元、39.46億元,兩板累計收入占總收入的89.62%。
粵開證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夢潔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扎實推進全面注冊制改革平穩落地的背景下,公司的發行效率明顯提高,上市公司的整體質量也在穩步提升,預計在注冊制全面推進的預期中,IPO效率會持續提升。不過,隨著二級市場的持續調整,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一級市場發行價格,因此預計短期IPO熱情或有短暫降溫。”
“雖然短期二級市場調整使得一級市場有所降溫,但從國家戰略發展方向來看,真成長、硬科技的高端制造業、醫藥、半導體等行業仍有望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從全年的角度來看,預計在全面注冊制推進預期的背景之下,IPO數量和規模都有望再創歷史新高。”陳夢潔向記者補充道。
同時,券商的IPO儲備項目有望持續增厚投行收入。Wind數據顯示,目前,A股還有約533家企業正在IPO排隊(剔除已終止/中止項目),預計募資額累計約為5948億元。同時,IPO審核申報企業情況中顯示為輔導登記備案受理的企業共有2251家。
棄購量大、破發率上升
券商遭遇雙重壓力
雖然券商IPO承銷保薦收入持續提升,但在當前“投行+投資”的模式下,新股頻頻破發讓券商面臨雙重壓力。
第一重壓力來自“棄購”。截至記者發稿,已有97只新股在今年完成上市,券商對網上投資者“棄購”新股進行余額包銷金額已累計高達20.23億元,同比大增1480.47%。而如今新股頻頻破發讓主承銷商壓力倍增,據《證券日報》記者計算,今年以來,共有25只新股首日破發,主承銷商若采用首日即賣策略,累計浮虧達1.64億元,其中4只新股使其主承銷商首日浮虧均超1000萬元。
Wind數據顯示,2012年至今,新股包銷比例超過1%的共31只,其中22只為2022年完成發行。近日,更是出現包銷比例超10%的新股,該股的券商包銷、跟投金額累計已大幅超越承銷保薦費。
陳夢潔向記者表示:“去年年底開始,市場進入持續調整,新股破發屢見不鮮,‘穩賺不賠’的觀念被打破,棄購率也有所抬升。從棄購的情況來看,主要集中在前期漲幅較大的賽道股中,去年市場賦予這些行業較高的溢價,在市場進入調整后,投資者對這些高價股后續的盈利增長可持續性和行業發展前景有所擔憂。在棄購率抬升的趨勢下,短期會使得券商的投行收入承壓,但一定程度上也會倒逼機構定價更趨合理,后續發行市盈率更加客觀和理性。”
第二重壓力來自跟投。此前,科創板帶動“投行+投資”提升收益率,越來越多券商開始布局。Wind數據顯示,自科創板開市以來,中信證券服務的科創板公司家數高達107家,中金公司、中信建投、海通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聯合服務家數均超50家。
然而,跟投制度作為科創板的一項制度創新,券商需要使用自有資金進行跟投,既面臨因自身資本金不足而錯失業務機會的風險,也面臨著因市場環境或發行人業績不及預期而造成投資失敗的風險。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四分之一上市新股破發,而科創板破發率更是高達50%??苿摪迳鲜衅髽I對保薦機構存在強制跟投要求,新股破發使得券商跟投部分遭受損失。同時新股棄購數額較大,券商也面臨包銷帶來的資金壓力。盡管項目上市會給券商帶來可觀的承銷保薦費用,但股價下行使得跟投外加包銷帶來浮虧,存在項目虧損的可能。”
雖然跟投股份鎖定期有24個月,但與此前相比,券商科創板跟投項目退出的風險也隨之增加。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完成A股IPO的科創板公司中,券商另類投資子公司跟投獲配累計約為21.48億元,承銷保薦費累計約為37.46億元,跟投獲配金額約占承銷保薦費用的57.34%。
“就今年的新股上市情況來看,新股估值過高是破發的重要原因。據統計,今年以來上市新股動態市盈率中位數為44倍,遠高于去年21倍的水平。估值過高使得新購認購的收益預期大幅下降。對于券商而言,事前專業客觀審慎的定價議價能力將會越來越重要。尤其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對企業估值工作不能僅僅考慮歷史同類企業估值水平,也應結合當下投資者情緒給出合理的價格。”陳靂向記者解釋。
14:03 | 龍蟠科技鋰電業務再獲新訂單 合同... |
14:02 | 6天5板,002471,3分鐘即封漲停! |
13:42 | 中國醫藥發布《2024年度環境、社會... |
13:42 | 湖南地區智慧眼上榜2025福布斯人工... |
13:37 | 持續深耕運動細分領域 滔搏成頂級... |
13:35 | 畢馬威全球調研顯示:AI信任度依舊... |
13:32 | 諾誠健華BCL2抑制劑Mesutoclax獲國... |
13:29 | 太平鳥發布全新品牌定位 開啟“悅... |
13:25 | 智度股份2025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為... |
13:20 | 靈均投資試水AI應用 探索名片場景... |
11:57 | “軍工”行情點燃!302132,成交額... |
11:53 | 甘肅證監局扎實推進常態化走訪 助...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