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高達萬億元規模的融資業務相比,A股市場融券業務發展相對滯后。截至12月9日,滬深兩市融券余額為1198億元,融資余額為17225億元。
隨著券源供給增加及券商創設券源流通平臺,這一不平衡局面正逐步改善。近日,保險資金獲準參與證券出借業務,有望進一步拓寬券源渠道,激活券商融券業務。
“保險機構獲準參與證券出借業務為券商帶來了一個全新、巨大的業務機會。”受訪券商人士認為,在保險機構的爭攬上,誰更主動、誰動作更快、誰資源協調能力更強,誰就能搶得先機,為融券業務快速發展添加更多“燃料”。
券源供給顯著增加
國內融資融券業務自2010年開閘以來一直長期處于融資強、融券弱的不平衡狀態。究其原因,券源供給不足是影響較大的制約因素。
近年來,券源供給顯著增加,融券業務迎來發展新機遇:一是公募基金與私募基金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積極性自2020年3月初開始提高;二是QFII新規于2020年11月初生效,QFII轉融通出借增多;三是上市公司股東主動提供轉融通證券出借較多;四是保險資金獲準參與證券出借業務,進一步擴大了券源供給。
相較公募、私募等機構,保險資金的投資時限更長,其持有的底倉資產可支持更長的出借期限,也容易獲得更多融券客戶的青睞。
長江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同為集中授信模式的日本,保險資金是最為主要的證券出借方。結合海外市場經驗,保險資金獲準參與證券出借,有利于進一步增加券源供給,促進證券出借業務市場化。
廣發證券表示,保險資金的轉融通出借業務對于券商是又一片藍海。隨著券源的豐富和完善,融券相關的投資策略的券源需求將得到進一步滿足,進而依據新的券源特征衍生出更多投資策略,也有利于券商為有融券需求的投資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我們目前已與幾家大型及中型保險機構總部進行了一對一溝通,保險資金參與出借證券后,將進一步豐富公司的券源供給。”招商證券融資融券業務負責人說。
業務競爭格局或生變
融券業務的行業集中度高,頭部券商優勢突出。券源拓寬,是否將改變存量的融券業務生態,攪動行業的競爭格局?
華泰證券融資融券業務負責人認為,保險資金通過約定申報參與境內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時,對于借券券商的凈資產和分類評級有明確規定,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業務向頭部機構集中。
“集中并不代表壟斷,保險資金作為新的參與方,有助于改善存量的融券業務生態格局,吸引更多融券客戶參與,提高整體市場的流動性和活躍度。”該負責人說。
天風證券零售業務總監、信用業務部總經理、私人財富部總經理賈國梁表示,經過近些年的發展,融券業務已形成了寡頭競爭格局,業務集中度顯著高于融資。保險資金進入后有利于中型券商彎道超車,打破頭部券商對券源的壟斷格局。
“目前,國內的證券借貸業務規模仍處于起步階段,融券業務總體規模較小,發展空間很大。”廣發證券表示,保險資金參與轉融通業務將進一步豐富證券出借主體、充實券源供給,為券商開展相關業務提供更多資源和支持,為下游融券客戶提供種類更多、體量更大的券源。未來,如何利用好保險資金等證券出借的券源,滿足下游融券客戶的需求,將是各家券商新的課題。
平臺運營、券池管理能力是關鍵
融券業務是考驗券商綜合競爭力和各業務條線協作能力的一項業務。在新的競爭格局下,券商如何“各顯身手”搶占融券市場份額?
長江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券商搶占市場份額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兩個方面:拓展出借方數量和提高券源使用效率。拓展出借方數量方面,長江證券依托實力強大的賣方研究平臺和機構銷售體系,和公募和私募機構廣泛建立合作關系,提供了品種豐富、覆蓋廣闊的機構券源。提高券源使用效率方面,長江證券已上線自主約券系統和自主借券系統。
在華泰證券融資融券業務負責人看來,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平臺運營能力、客戶開拓能力和券池管理能力。其中,平臺運營能力方面,華泰證券“融券通”平臺目前注冊用戶已達1萬人,累計委托金額突破5000億元,累計成交金額突破1800億元,融券余額峰值突破300億元。
招商證券融資融券部負責人更強調“協同能力”的重要性。據他介紹,招商證券在券源問題上,一方面依托股東背景,集團內部各業務板塊可協同參與到出借業務。另一方面,招商證券與市場各出借主體維護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券源儲備豐富,能幫助出借客戶更快匹配到券源需求方。
廣發證券表示,構建融券業務核心競爭力對券商的綜合實力要求較高,不僅要求券商與眾多券源機構擁有廣泛的合作和互動、獲得豐富的券源,也要求券商具備服務融券終端客戶的能力、融券運營能力,更要求券商在融券業務上投入較大的IT資源。
19:02 | 敷爾佳:深耕市場需求 以戰略布局... |
19:01 | 草種科技保障長效生態治理 蒙草生... |
18:59 | 澳洲會計師公會調查:科技創新成為... |
18:58 | 蒙草生態創新機械助力“綠進沙退” |
18:57 | “我是股東”活動走進國芳集團 |
18:56 | 外匯局:2025年一季度我國經常賬戶... |
18:55 | 《2024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 |
18:48 | 首屆黑色大宗供應鏈風險管理論壇成... |
18:47 | ?騰訊云攜手阿聯酋C.live 打造低... |
18:36 | 助力國產MRI核心部件破局 健信超導... |
18:10 | 雪龍集團榮獲“2024年度浙江省汽車... |
17:32 | 北京證監局指導北京證券業協會召開...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