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無法大規模買入繼續一字漲停板的藥明康德,但間接持有藥明康德的兩家公司,其在今年第一季度均有券商自營盤新進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
■本報記者 呂江濤
隨著被稱為“醫藥界的華為”的藥明康德正式登陸A股市場,投資者的目光再次聚焦在“獨角獸”題材上,進而關注到了一批間接持有“獨角獸”公司股權的A股上市公司。而查詢這些公司2018年一季報可以發現,早已有券商自營盤布局其中,并且可能已經獲得了比較大的浮盈。
除了藥明康德外,另外兩家已經登陸A股市場的“獨角獸”企業分別是掌閱科技和三六零。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掌閱科技和三六零的兩位重要股東(中信國安,雅克科技),在今年第一季度也均有券商自營盤進出。
券商自營盤買入 三只“獨角獸”概念股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科技部火炬中心等機構發布的“2017年164家中國“獨角獸”企業名單”中,目前已經有11家企業上市。其中,有3家登陸A股市場,分別是掌閱科技、三六零和藥明康德。
其中,掌閱科技在2017年曾有券商自營盤買入,并且進入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之中。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末,國開證券持有掌閱科技171.64萬股,以0.43%的持股比例成為掌閱科技第三大流通股股東。不過,今年一季報顯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掌閱科技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已經沒有了國開證券的身影,第十大流通股股東是廈門市融開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融開價值成長一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持股數量為16.76萬股。可見在今年第一季度,國開證券已經大規模減持或清倉了掌閱科技。
從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股價走勢來看,如果國開證券在今年3月底清倉掌閱科技,可能已經獲得了不菲的投資收益。
另外兩家已經在A股上市的“獨角獸”企業是三六零和藥明康德。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沒有券商進入其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但這兩家公司的間接股東在今年第一季度不約而同的受到了券商自營盤的青睞。
在三六零的眾多“影子股”中,中信國安被認為是“頭牌”,間接持有三六零的股權比例最高。2017年末,并無券商進入中信國安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全國社保基金零二零組合位列其第十大流通股股東,持股約790.15萬股。而中信國安2017年一季報顯示,中信建投證券持有其7482.13萬股,位列第二大流通股股東名單,持股比例1.91%,也就是說,今年第一季度,中信建投證券至少大舉買入中信國安6691,98萬股。
三六零的另一位重要股東雅克科技在今年第一季度也獲得了海通證券的增持。海通證券的持股數量由去年第四季度末的280.27萬股上升至今年第一季度末的350.07萬股,由第八大流通股股東上升至第四大流通股股東。
今年第一季度,剛剛上市的藥明康德,其影子股昆藥集團和信邦制藥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也首次出現了券商的身影。
昆藥集團2018年一季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末,中泰證券首次進入昆藥集團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持有其443.99萬股。但無法判斷是否為今年第一季度買入,因為在昆藥集團2017年半年報、三季報和年報中,其第十大流通股股東的持股數量均大于或等于500萬股。
而信邦制藥則確定在今年第一季度獲得了券商大舉買入。截至2017年末,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匯添富醫療服務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的持有信邦制藥830萬股,位列第十大流通股股東。而今年第一季度末,國盛證券進入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持有1584.78萬股。以此計算,今年第一季度,國盛證券至少買入信邦制藥754.78萬股。
以此計算,三六零和藥明康德的影子股中,至少有中信國安、雅克股份和信邦制藥,在今年第一季度被中信建投證券、海通證券和國盛證券至少合計買入7516.56萬股。
“獨角獸”企業上市 券商多方位受益
事實上,除了在二級市場上直接買入外,券商還有一個買入熱門新股的天然優勢,就是余額包銷買入。并且由于是以發行價買入,券商獲得的收益率往往更高。
以本周二上市的藥明康德為例,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數量為32.28萬股;網下投資者放棄認購數量為5634股;累計棄購數量為32.84萬股,棄購金額高達709.4萬元,由承銷商華泰聯合證券和國泰君安包銷。今年以來,A股上市的新股平均漲停板個數為7個,如果藥明康德上市后股價走勢達到平均水平,兩家券商就可能收獲1100萬元的投資收益。
另一家“獨角獸”企業掌閱科技上市后的漲幅更是驚人,雖然投資者合計棄購數量只有4.14萬股,棄購金額僅16.77萬元,全部由主承銷商華泰聯合證券包銷。上市后,掌閱科技從4.05元/股的發行價一路最高上漲至73.79元/股。即使華泰聯合證券在掌閱科技打開一字漲停板后第一個交易日(收盤價57.44元/股)就賣出,也可以獲得約168.37萬元的投資收益,收益率高達1318.27%。
而除了可能取得的包銷收益外,券商在承銷“獨角獸”企業上市時,還將獲得一大筆承銷保薦收入。因此,境外上市的大型互聯網企業通過CDR登陸A股的相關細則雖然還未出臺,但已經有多家券商開始著手備戰。
對此,中金公司在此前發布的研報中指出,CDR對券商的收入貢獻體現為承銷保薦、存托托管及交易傭金,其中承銷保薦為主要貢獻。2017年券商行業的承銷保薦收入貢獻約為12%,以此估算IPO占30%至40%(即貢獻行業整體收入4%至5%)。若假設承銷費率保持不變(國內IPO費率一般在5%-7%,融資額越大對應費率越低,大型CDR實際費率可能偏低),若每年融資額由2300億元提升至3300億元到5300億元之間,預計將提升IPO收入貢獻至6%至10%(增厚行業收入2%至5%,即增厚約全行業收入60億元至170億元)。
08:29 | 天地在線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 |
23:34 | 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火鍋巨頭海底... |
23:34 | 老鋪黃金擬配股融資逾27億港元 80%... |
23:34 | 美的集團與海信集團建立戰略合作 ... |
23:34 | 硅料資產布局再收縮 弘元綠能擬轉... |
23:34 | 廣發銀行堅持服務大局 踐行使命更... |
23:34 | 多家A股養殖公司披露4月份銷售數據... |
23:34 | 2458家A股公司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
23:3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 |
23:34 | 防內卷 提升競爭力 | 輪胎產業:突... |
23:33 | 私募證券產品備案量連續兩個月破千... |
23:33 | 年內ETF凈流入額約2500億元 股票型...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