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有效降低消費者由意外隔離帶來的經濟損失,加上保費低廉,“隔離險”近兩年來火出了圈。但隨著今年以來疫情的多點散發,不少消費者卻反映真正理賠時沒有那么容易。
這一特殊環境下誕生的創新產物由此飽受輿論質疑。“不符合中高風險地區分類”“無法出具有效證明”……多家保險公司近期因“隔離險”拒賠而被推至風口浪尖。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保險公司拿著保險合同解釋拒賠原因,消費者則認為應以“實質性隔離事實”為依據,而不是根據保單條款玩“文字游戲”。
多位業內專家認為,僅從保險合同本身看,保險公司拒賠有其自身合法性;但從情理層面看,由于保費低造成理賠范圍多有局限性,加上保險公司在理賠時因條款解釋不清而與消費者產生不愉快,最終導致理賠結果與消費者投保時的預期產生巨大偏離。這在一定程度上已影響到消費者對于保險公司的信任度。
有保險公司叫冤:疫情反復且嚴峻的程度超出公司預期,導致原本觸發“隔離險”的理賠條件在當下特殊情況下發生了轉移。隨著符合理賠條件的案件激增,疊加在一定條件或壓力下增加的通融賠付(保險公司不應承擔賠償責任的損失,但由于某些原因最后給予全部或部分的賠償),導致公司在“隔離險”上早已賠得一干二凈,即便如此還是引來大量消費者的控訴。
從表面看此舉是將“好事”辦成了壞事,內里卻需要保險公司深刻反思創新的邊界與底線。
任何金融創新都要有底線思維,這首先體現在風險防范上。一方面,消費者對隔離期間經濟損失的補償需求真實存在,保險公司迎合市場需求的創新意識是值得肯定的;但另一方面,從產品定價邏輯上來講,企業卻忽視了潛在的技術風險、道德風險、政策風險,導致“低價策略”帶來的理賠局限性將其一步步逼進輿論風暴眼。
對于存在的以及潛在的風險,保險公司一定要有憂患意識和清醒認知。多家經營“隔離險”的保險公司相關負責人曾表示,“隔離險”的定價主要是根據當時疫情情況進行的大數據定價,其定價符合監管要求和精算標準。其實當時海外疫情已經相當嚴峻,保險公司并沒有對“隔離險”的風險敞口有充分的認知和預判。“草搖葉響知鹿過,松風一起知虎來”,保險公司在創新之前一定要見微知著,對潛在的風險作出科學預判,知道風險在哪里,表現形式是什么,發展趨勢會怎樣。
其次,底線思維還體現在保護消費者權益上。事實上,今年2月,銀保監會就針對“隔離險”存在的不如實宣傳、理賠困難等問題,從站在維護消費者權益的角度,提出了多項規范性要求。嚴監管下,保險公司理應對相關應急預案有所準備,比如通過預留部分準備金或基金等方式,來應對創新過程中的不可預知風險。盡量在滿足市場需求、保護消費者權益和自身經營效益之間做好平衡。
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開始重新審視“隔離險”:當初設計產品時,有就極端條件下的情景做充分測試嗎?當時在作風控考慮時,為何不把困難和挑戰估計得充分一些,把應對各種復雜局面、意外情況的預案做得周密一些呢?“隔離險”這個產品到底是不是市場真正之所需,是否就此全面下架停售呢?
“只有不能保的價格、沒有不能保的風險”,除了保障財產、人身疾病意外等損失,對因風險導致的停產、停工等利潤損失進行保障,本就在保險產品的保障責任范圍之內,是保險發揮社會風險管理功能的題中應有之義。從這個角度看,“隔離險”可以有。但保險公司必須要以保險消費者實際需求為基礎,在綜合考量可保利益和風險程度的情況下,合理設定保費、保障范圍、責任免除和理賠條件。
鼓勵創新的同時,也要規范創新。對于管理部門而言,相應的監管也要跟上。一方面嚴監管,對口惠實不至的行為要嚴加規范;另一方面優供給,出臺鼓勵政策,引導公司真正把創新落到實處。必要時,該整頓的整頓,該叫停的叫停,該鼓勵的鼓勵,促進保險機構誠信合規經營,牢牢守住對消費者負責的服務底線。
20:22 | 吉祥航空:按計劃推進國際化戰略 |
20:15 | 4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升至32817億... |
20:15 | 5月8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貴州... |
20:14 | 中國化學舉辦2024年度及2025年第一... |
20:13 | 引領行業向智能化變革 博雷頓登陸... |
20:13 | 鵬華基金舉辦走進三全食品活動 多... |
20:09 | 傳化智聯:5月12日將召開2024年度... |
20:09 | 大港股份:5月15日將舉辦2024年度... |
20:09 | 地素時尚:4月份累計回購公司股份6... |
20:09 | 東方證券:5月7日回購A股股份16641... |
20:09 | 多浦樂:5月12日將召開2024年度暨2... |
20:09 | 海順新材:5月9日將召開2024年年度...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