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生認為,考慮到利率下行,適度降低負債端成本,為保險資產端降低融資成本奠定基礎。在資產端可適當提高風險容忍度,提升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的積極性。
6月29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部分保險機構下發了對于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關于金融系統向企業合理讓利的部署,具體措施包括穩定代理人隊伍,提供更多高性價比產品,以及維持股東分紅政策不變等。
代理人彈性模式吸收居民就業
6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部署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向企業合理讓利,推動金融系統全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
2019年,保險行業凈利潤總額首度超過3000億元。其中,五家A股上市保險公司合計實現凈利潤2723.95億元。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管理咨詢合伙人周瑾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因為保險機構并非實體經濟的主要融資來源,所以在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和提供融資支持方面,保險行業能直接發揮的作用并不多。保險機構可以從通過擴大實體企業的保險責任范圍,創新疫后社會各界復工的保障機制,運用代理人吸收居民就業的彈性模式,發揮保險資金運用支持實體經濟的配置功能。
中國人壽近期發布的《關于服務“六穩”“六保”大局的工作方案》,一攬子推出26條重點舉措,并分別列明責任單位和責任部門。
新華保險表示,首先,疫情期間,新華保險把穩定隊伍作為穩就業、保民生的最基本舉措。在2020年2月專門出臺了措施,為業務員提供相應的補貼,同時,降低業務考核基準,確保隊伍不因疫情影響流失。第二,為客戶推出更多高性價比的產品。第三,維持股東分紅政策不變,保證股東,特別是中小投資者能夠在不確定環境下得到更多的紅利收入。
新華保險坦言,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向企業合理讓利,最重要的是通過降低利率來讓利。雖然這在負債端、資產端將為公司帶來很大壓力,但新華保險將在資產配置上主動作為,既控制風險,也保證資產負債配置基本匹配,確保公司經營合理穩健。
資產端適當提高風險容忍度
周瑾表示,保險機構可以從產品、服務層面進行創新和合理讓利,就當前實體企業遇到的融資難和復工風險等痛點,社會與個人對健康與安全的關注度與焦慮感,發揮保險的社會功能。
對于保險機構合理讓利的可能途徑與方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朱俊生認為,考慮到利率下行,適度降低負債端成本,為保險資產端降低融資成本奠定基礎。在資產端可適當提高風險容忍度,提升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的積極性。
朱俊生解釋稱,在資產端,一方面,現行產品發行對增信措施的規定采用了列舉式方式,對于各類增信方式要求較為嚴格。這雖然有利于保障保險資金運用的安全性,但過度強調增信措施使得保險機構風險容忍度較低。另一方面,一些保險資管機構對承擔風險的經濟激勵和責任不匹配,造成了保險機構通過期限溢價、非流動性溢價和信用下沉等方式,追求更高投資收益的動力不足。金融監管部門可以引導保險機構拉長考核期限,優化績效考核體制,倡導長期投資理念。保險機構要提升投資能力,完善對承擔風險的經濟激勵和責任匹配機制。
銀保監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保險業實現原保費收入2.31萬億元,同比增長5.54%;賠付支出5149億元,同比下降1.97%;業務及管理費2101億元,同比增長1.31%;保險行業資金運用余額19.69萬億元,為總資產的89.57%。
在6月18日的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更好地發揮保險特有的抗風險作用。擴大風險保障覆蓋面,增加營業中斷險、出口信用險產品供給,針對抗疫減災和農業農村等薄弱環節,推出更多保險品種。支持疫后重建,加大理賠力度,提高理賠效率,實現應賠盡賠、能快則快,使受影響的個人和企業盡快拿到賠付資金,恢復生產消費。保險機構要加大對企業中長期債券的投資,保險資金平均久期為13年,目前保險資金運用余額近20萬億元,而投資企業債券余額只有2.2萬億元,潛力巨大??蓪⒏噘Y金用于購買企業中長期債券,特別是電信、交通、新老基建等需要巨額中長期資金的行業。
08:29 | 天地在線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 |
23:34 | 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火鍋巨頭海底... |
23:34 | 老鋪黃金擬配股融資逾27億港元 80%... |
23:34 | 美的集團與海信集團建立戰略合作 ... |
23:34 | 硅料資產布局再收縮 弘元綠能擬轉... |
23:34 | 廣發銀行堅持服務大局 踐行使命更... |
23:34 | 多家A股養殖公司披露4月份銷售數據... |
23:34 | 2458家A股公司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
23:3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 |
23:34 | 防內卷 提升競爭力 | 輪胎產業:突... |
23:33 | 私募證券產品備案量連續兩個月破千... |
23:33 | 年內ETF凈流入額約2500億元 股票型...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