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思文
2020年11月12日,由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主辦的“2020中國責任投資論壇——ESG探索與發展”成功召開。本次論壇為2020中國(天津)企業國際融洽會暨民洽會的分論壇,也是協會以責任投資為主題舉辦的第四屆論壇。論壇由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副秘書長黃麗萍主持,天津市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王鎮致開幕辭。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中國保險資產管理協會、上海證券交易所相關領導,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清華大學法學院資深學者,以及易方達基金、銀華基金、盛世投資、中國工商銀行、商道融綠、MSCI、威靈頓、普華永道等市場機構資深專家受邀參會并發表觀點。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副秘書長 黃麗萍
在開幕致辭中,天津市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王鎮認為,ESG投資在傳統財務指標基礎上,融入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因素,考察企業長期、可持續價值增長的能力,可以有效防控風險、獲取長期回報,發現、挖掘、培育最具經濟增長新動能的實體企業;長期來看,ESG投資將改善資本運用邏輯,進而推動實體企業改善自身價值增長方式,十分契合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精神,是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的重要手段。
天津市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 王鎮
在主旨發言環節,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雷曜表示,近年來隨著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巴黎協定》2℃溫升目標的提出,貫徹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原則的責任投資理念不斷深入人心。與此同時,中國綠色金融也持續深化發展,已經形成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建設、綠色金融數字基礎設施、綠色金融產品服務創新體系和綠色金融激勵約束機制四大支柱。中國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將堅決貫徹綠色發展國家戰略,積極履行《巴黎協定》承諾及“2030年實現碳排放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結合疫情后的綠色復蘇進程,持續優化和完善ESG投資的政策環境。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雷曜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陳道富認為,ESG的要求與可持續發展、包容性發展、新發展理念以及高質量增長等目標內涵一致,是站在全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視角,來約束微觀企業的現實行為。我國市場ESG的主要難點在于對ESG理念的認知、重視和資源投入不足,ESG信息披露不充分、數據質量不高,專業整合能力不足,實踐中對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的互補、股東和社會視角的差異、短期回報和中長期績效的平衡、公開信息和內部信息的矛盾等方面還缺少有效方法。未來中國市場ESG發展的重點應立足于融入和良性循環,嚴格環保和社會責任管理,提高執法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規范性,提高全國執法標準的一致性;擴大ESG報告披露范圍,出臺披露指引細則,增加可比性的量化指標披露規范;搭建標準化的共享基礎數據庫,發展專業服務機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陳道富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邱慈觀表示,關于ESG與企業價值關系的學術研究已有三十余年。企業承擔ESG責任的主要理論基礎是上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利益相關者說。各國在勞動者權益、消費者權益、社區權益以及環境方面的立法實踐均體現了企業對內部和外部利益相關者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可持續會計準則和影響力加權會計框架是正在發展之中的新的會計準則體系,有望與傳統財務會計準則形成相互補充,對提升企業ESG評價的有效性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基于利益相關者或風險管理理論的實證研究總體上支持,提升企業的ESG表現可以獲得提高企業聲譽、吸引優秀員工、開發環境友好產品、獲得資金渠道、維持客戶資源或強化市場地位等好處,從而提升企業價值,但實證研究也表明,企業價值的提高并不必然帶來投資者的超額回報,ESG投資與超額回報之間可能有更為復雜的關系。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 邱慈觀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施天濤表示,從法律角度看,公司社會責任幾乎涉及整個法律體系,并非“公司法上的社會責任”。公司法能夠對公司社會責任作出一定程度的回應,例如對公司治理結構的要求等。但是,公司法的基石原則是管理者對公司股東負有受信義務,當利益相關者多元化且對管理人提出受信義務要求時,就會出現管理者“一仆難以伺候多個主人”的社會責任難題。通過公司守法義務的設置,在公司法與外部法律之間建立連接關系,塑造一個公司管理者必須履行的義務群或責任體系,是緩解管理者困境的可能方向。公司社會責任是一個系統工程,每個子系統都有各自的任務和目標,需要各個環節相互配合,協同努力。任何不加區分的嘗試必將造成系統紊亂,導致公司社會責任無法真正得到落實。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施天濤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協會執行副會長曹德云認為,無論是面對國際發展趨勢的潮流,還是國內中長期發展規劃的要求,以ESG投資為核心的負責任投資以及可持續發展金融都應成為包括保險機構在內的機構投資者所要考慮的戰略重點和主流趨勢。長期以來,中國保險業和保險機構始終注重履行社會責任,在推動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堅持把綠色與可持續發展放在首位,從負債端到資產端全方位地參與可持續發展的金融體系建設。包括保險資產管理業在內的各類市場主體要抓住可持續發展的機遇,踐行ESG投資理念,積極探索綠色可持續投資的實現途徑,推動中國經濟發展朝著更高質量、更高水平、更高效率邁進。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協會執行副會長 曹德云
上海證券交易所投資者服務部副總經理劉蔚表示,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是資本市場建設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在推進上市公司治理、倡導價值投資理念、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將ESG深度融入到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中,有助于上市公司與投資者建立長期協作的關系,改善上市公司ESG實踐和績效,進而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和價值創造。
上海證券交易所投資者服務部副總經理 劉蔚
MSCI執行董事、大中華區投資和風險分析主管趙丕煒表示,ESG作為投資中的新角色新維度,可以融合其他的財務指標和數據,更好地幫助投資者優化投資決策。盡管中國A股市場關于ESG的研究與實踐相較國外起步比較晚,但中國市場的上市公司已經逐漸開始樹立ESG理念承擔ESG責任。回顧過往,中國市場的ESG評級不斷走高;放眼未來,中國市場的ESG轉型也將持續為經濟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MSCI執行董事、大中華區投資和風險分析主管 趙丕煒
ChinaSIF理事長、商道融綠董事長郭沛源主持了ESG行業實踐圓桌討論,盛世投資首席運營官、創始合伙人秦曉娟、工商銀行現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殷紅、易方達基金研究部副總經理郭杰、銀華基金研究部總監助理彭喬、威靈頓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張嘉賓、普華永道中國北方區金融行業合伙人倪清參與了交流分享。各位嘉賓就全球資管領域在ESG融合方面的最新變化、國內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ESG投資趨勢、核心問題以及市場與監管的規范等展開深入討論,并建議推動完善ESG信息披露和投資實踐方面的規則、指引,推動建立企業ESG數據共享機制,借鑒國際ESG投資實踐,發展適合中國市場特質的方法論與工具箱,推動養老金等長期資本融入責任投資、價值投資體系。
最后,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副秘書長黃麗萍總結發言。黃麗萍表示,本次論壇對ESG的內涵、機理、方法和制度環境作了深刻剖析,分別從上市公司、公私募基金、保險資管、銀行資管、第三方服務等方面作了深入交流,提出了諸多有意義的觀點和建議。這對于更好地推動ESG投資,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將產生積極的影響。構建完整的ESG投資鏈條,需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需要全行業主動作為積極探索。希望協會能發揮引領作用,積極推動ESG研究向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議題的縱深發展,在核心問題上凝聚各方智慧形成合力,推動ESG信息披露和有利于更好地履行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責任的制度環境建設,也通過投資的力量來影響企業價值的方向,助力實體經濟和金融體系的高質量發展。
(編輯 白寶玉)
21:16 | 探索文化出海新范式 閱文集團聯合... |
21:16 | 學而思發布新品學習機:以“好AI+... |
21:07 | 宜安科技可降解鎂骨內固定螺釘注冊... |
20:57 | 法爾勝:5月12日將召開2024年度業... |
20:57 | 釩鈦股份:累計回購公司股份380000... |
20:57 | 蜂助手:5月16日將召開2024年度網... |
20:57 | 國盛金控:第四屆董事會第四十八次... |
20:57 | 華東重機:2024年度股東大會決議公... |
20:57 | 華圖山鼎:公司尚未實施本次股份回... |
20:57 | 吉林高速: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0:57 | 金博股份:5月22日將召開2024年度... |
20:57 | 寧波遠洋:5月15日將召開2024年度...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