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調控又到關鍵時刻。近期,作為樓市動力之源的資金環境,貌似“暖風不斷”,銀行間流動性非常充裕,“寶類”基金收益率跌破3%;被拋棄的房貸再次受到銀行青睞,利率觸頂回落,放款周期從上半年的3個月驟減至2周。筆者在銀行的朋友,現在苦于按揭額度無處投放而四處敲門。對開發商關閘的融資也打開了閥門,數據顯示,11月(截至26日)房企融資同比增長154%。堅持了2年的限價,從一線城市撕開了口子,北京和廣州相繼放松局部限價。
當下,開發商是想降價的。一來,40%的房企難以完成年度業績目標,都想以降價來沖一沖;二來,現在房價還在歷史最高位,適度降價不影響利潤,還能以回款緩解資金壓力,對沖10%以上的財務成本。問題是,地方政府和購房者比誰都害怕房價下跌,比任何時候都害怕房價下跌。2016-2017年是史無前例的地王年,各大城市樓面地價都漲了50%以上,買地的都是地方財政和稅收的大功臣。房價下降,這些項目很難賣掉,“降價未遂”、為地王站臺就是這么產生的。
2016-2017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量連刷歷史新高。近2年購房的人群,超過70%的加了杠桿,其中不乏有借高成本消費貸、首付貸的。若房價下降,維權的勢頭會席卷全國。不得不承認,房價比5年前翻了一倍、交易量增長50%,樓市或許真的“大而不倒”了,剛性兌付或許是倒逼的。近期,“穩增長”的重要性又抬頭了,但試想,缺席房地產的增長,能穩得住嗎?人都有惰性,總往容易的路上走,哪怕明知會后悔。調控也一樣,難免走最容易的路,風險往后挪。
筆者相信,松綁絕非高層意愿,但現實太殘酷。三季度,七成省份GDP增速下滑,就連上海這樣的“優等生”,也抱怨錢不夠花,漕河治理、引進特斯拉等,哪樣都要花錢。東部某二線熱點城市,今年土地出讓金減少50%,傳言不得不優化“降成本”的菜單選項。
回顧過去幾輪“松綁-調控”的循環,近期樓市政策放松,是多么的似曾相識!常言道“治大國,若烹小鮮”。現在,治大國不是若烹小鮮,而是糖炒栗子。烹小鮮,掌握好時間和火候就可以了,不用動輒打開蓋子看看,但糖炒栗子要不停顛勺,既怕不熟、又怕焦了。“松,還是不松,這是個大問題”。不管愿不愿意,調控政策已見頂了,從邊際上來講,不放松的語調無奈地降分貝了。春江水暖鴨先知,10月中旬,地產板塊見底反彈,這個走勢就包含了調控放松的預期。
不過,以為樓市調控就是松和緊的線性循環、簡單往復,就大錯特錯了。調控,本來就是逆經濟風向而動的權宜,再說很多措施逆經濟規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樓市回調趨勢明顯時,就該適時調整或退出。不管怎樣,內嵌到經濟這盤大棋中的樓市,中長期治理架構已清晰。高層明確表態,“走最容易的路,最后將無路可走”。最艱難的路要走,但更要講究智慧,懂得戰略和戰術,知曉回旋、借力、繞道。否則,撞得頭破血流,也沖不破南墻,即便沖破也得不償失。
劉鶴副總理年初指出,要用3到5年時間,穩步降低宏觀杠桿率,這個大方向是沒有變的。去杠桿遵循這樣的路徑,樓市治理也一樣。“房住不炒”的頂層設計沒有變,但目標非一役能到達,中間有回旋,甚至有妥協。短期內,調控會弱化一點,但資金閥門守得住、地價控得住,容許因城施策地做些調整,“小亂可能有、大穩不會變”。記住,只要源頭有定力且不會亂,預期會慢慢調整,行為會變。過去,大家一窩蜂地上獨木橋,共振會把橋踩塌。財富效應的美好感覺下,未來還會上橋,橋上擁擠,但多數是有產者自賞,而房子尾部則漸趨“落日余暉”。
14:03 | 龍蟠科技鋰電業務再獲新訂單 合同... |
14:02 | 6天5板,002471,3分鐘即封漲停! |
13:42 | 中國醫藥發布《2024年度環境、社會... |
13:42 | 湖南地區智慧眼上榜2025福布斯人工... |
13:37 | 持續深耕運動細分領域 滔搏成頂級... |
13:35 | 畢馬威全球調研顯示:AI信任度依舊... |
13:32 | 諾誠健華BCL2抑制劑Mesutoclax獲國... |
13:29 | 太平鳥發布全新品牌定位 開啟“悅... |
13:25 | 智度股份2025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為... |
13:20 | 靈均投資試水AI應用 探索名片場景... |
11:57 | “軍工”行情點燃!302132,成交額... |
11:53 | 甘肅證監局扎實推進常態化走訪 助...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