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吳曉璐
7月30日,中化集團旗下中化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化能源”)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摩根士丹利、中信里昂、中銀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而在7月17日,證監會披露,已接收中化能源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的審批材料。
從股東方面來看,中化股份及中化集團為中化能源控股股東。其中,中化股份直接持有中化能源97.83%股份。此外,中化股份全資子公司中化勘探間接持有中化能源2.17%股份。而中化集團持有中化股份98%的股份。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化能源是中化集團中的石油石化板塊平臺,中化集團與中國化工進行重組,兩者在石油石化行業都有一定規模的資產,此次到香港發行H股,一方面是香港目前在小米之后出現了大型IPO的節奏空白、可以集中市場資金,另一方面A股行情不理想、可能會影響估值和融資規模。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中化集團在境內外有300多家經營機構,控股中化國際、中化化肥和中國金茂等多家上市公司。7月13日,國資委任命中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寧高寧兼任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引發市場猜想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集團合并過程已經開始。
招股說明書顯示,中化能源是石油石化產業運營商和綜合服務商,是中國首家從事原油及成品油貿易的國營公司,從事原油、成品油及石化產品的倉儲和物流服務。據Nexant行業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按加油站數量計算,中化能源擁有中國第四大品牌加油站網絡。
近年來,由于業務和產品銷量擴展,中化能源業績穩步增長,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中化能源營業收入分別為2369.88億元(人民幣,下同)、2613.48億元和3921.0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0.02億元、42.12億元和52.32億元。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0.03%,凈利潤同比增長35.42%。
2018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1200億元,同比增長12.57%,實現凈利潤12.09億元,同比下降46.07%,去年同期,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66億元,實現凈利潤22.42億元。
對于2015年的虧損,公司解釋稱,由于泉州煉化于2014年開始營運,而2015年公司并無全面利用其年加工能力,外加國內銷售比例較高導致毛利率較低。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中化能源營業收入主要來自石油貿易、石油煉化、倉儲物流、石化銷售四個業務分部。而石油貿易收入構成了公司營業收入的主要部分,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公司石油貿易業務的營收占比分別為77.3%、81.3%和80.2%。2017年,公司的石油產品貿易總量約為1.34億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