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敏
見習記者 梁傲男
近日,商務部等6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離境退稅政策擴大入境消費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推動離境退稅商店增量擴容、豐富離境退稅商品供給、提升離境退稅服務水平三方面提出8條具體措施。
《通知》提出,下調離境退稅起退點。境外旅客同日同店購買退稅物品金額達到200元人民幣,且符合其他相關規定的,可以申請辦理離境退稅。
“從行業角度來看,此次離境退稅政策的優化,通過降低退稅門檻和提升現金退稅限額,改善了境外旅客的購物體驗。這不僅有望促進旅游及相關服務業的發展,也間接推動了零售、餐飲、住宿等多個行業的繁榮。政策推動下的退稅商店擴容和商品供給優化,進一步豐富了市場選擇,滿足了國際游客對高品質、特色化商品的需求,提升了中國作為國際購物目的地的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表示。
入境游消費市場動能迸發
入境游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抓手。隨著入境游簽證、支付、住宿、離境退稅等便利化政策的不斷完善,今年以來,我國入境游產業鏈條加速重構,入境游市場持續升溫。
據國家移民管理局數據,自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實施以來截至3月31日,全國各口岸入境外國人同比增長40.2%,其中免簽入境占比達71.3%。
今年3月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發展入境消費。有序擴大單方面免簽國家范圍,優化完善區域性入境免簽政策。推出更多優質入境旅游線路和服務,提高境外旅客在華旅游便利化水平,培育面向國際的醫療、會展等市場。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支持在具備條件的城市口岸開設免稅店。支持更多優質商戶成為離境退稅商店,推廣購物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服務措施。
從多地稅務局公布的數據來看,多地離境退稅政策成效顯著。一季度,重慶市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辦理離境退稅金額均同比增長近5倍;北京市開具離境退稅申請單份數同比增長128%,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2.7億元,同比翻一番;四川省辦理離境退稅境外游客數量同比增長204.78%,退稅商店銷售金額同比增長200.91%,辦理退稅額同比增長211.64%。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應利用新科技創造更多旅游新場景,加強文化創意和創造,推動市場主體為游客提供高品質的旅游產品,促進入境游高質量發展。同時,要加強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包括建設一批文化底蘊深厚的旅游景區和度假區,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城市和街區,培育一批世界級、國家級的旅游線路,努力建設世界一流的旅游企業。
“入境游市場廣闊,為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可以開發體現中國文化獨特性的體驗產品,同時要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提升多語種服務、數字導覽等配套能力,讓境外游客在中國旅行更方便。”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游產業研究院教授吳麗云表示。
上市公司搶抓發展機遇
入境游市場步入政策紅利釋放與消費升級并行的快車道,旅游、酒店、免稅等領域上市公司正多維布局搶抓發展機遇。從消費場景拓展、區域深耕到產業鏈整合,企業紛紛開發貼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推動行業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躍升。
4月16日,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在2024年財報中表示,阿里片區景區隨著擴容提升、服務標準化、出入境政策支持,以及東南亞、歐美地區等市場的深入布局,入境游業務顯著提升。阿里片區正以多民族文化、跨國商貿樞紐優勢,著力發展國內及入境游徒步線路、象雄文明探秘等深度體驗產品。
“從初期實施的96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到后續延長至144小時,現已拓展至240小時過境免簽時長,為國際旅客提供了更充裕的行程規劃空間。如今推出的優化離境退稅政策,進一步刺激了入境游客的消費意愿。”眾信旅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媒介公關經理李夢然對記者表示,“我們在2023年至2024年就推出了移動支付體驗項目,幫助境外游客快速適應數字化消費場景。隨著支付習慣的逐步普及,以小米、華為等本土科技品牌為代表的優質產品,憑借技術優勢與價格競爭力,已成為入境消費的重要增長點。”
北京神舟國際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假日旅游公司副總經理張靖表示,公司將暢通產業鏈,積極參與各類境內外促銷活動,加強與境內資源方、境外渠道方的聯動。同時,公司不斷優化產品供給,借助境外的銷售端,為不同目標客群設計并推出差異化的入境產品,滿足更多外籍旅客的游玩需求。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深耕入境游業務40余年,有能力快速響應市場需求、不斷升級產品路線。2025年,入境業務板塊將進一步加強與政府合作、加強重點客戶聯系,夯實傳統入境團隊游接待業務,并適應散客化趨勢,提升專業定制旅游產品能力,進一步服務好外國游客在華旅游,為入境旅游提供便利,助力講好中國故事。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