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矯月
見習記者 王鏡茹
3月2日,順豐控股發布公告稱,擬以自有資金通過二級市場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股份。回購的資金總額不低于10億元且不超過20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70元/股,預計可回購股數不低于1428.57萬股至2857.14萬股,具體回購股份數量以回購期滿時實際回購的股份數量為準。
根據公告,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總資產為1906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為577億元,負債總額1217億元,貨幣資金余額為187億元。
順豐控股強調,回購上限金額(20億元)占公司總資產、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比重分別為1.05%、3.47%,占比均較小。公司擁有足夠的自有資金支付本次股份回購款。
二級市場方面,截至3月2日收盤,順豐控股報58.08元/股,市值為2850億元,較最高點(2021年2月10日)的116.50元/股,股價近乎腰折。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順豐股價從高位回落后,進入持續震蕩的通道,今年頭兩個月市值蒸發超650億元。公司此時回購股票有助于穩定和提高股票價格,防止因股價暴跌而出現的經營危機。
上市以來實施兩次股權激勵
順豐控股表示,基于對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高度認可,為進一步健全公司長效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公司核心骨干及優秀員工的積極性,本次回購的股份將用于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
順豐控股董事長王衛表示,要做強做大企業,就要把相關的利潤來源回歸到共同富裕。快遞物流專家、貫鑠資本CEO趙小敏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結合當下的宏觀市場環境和行業競爭格局,順豐拿出最高20億元用于回購,標志著對公司未來堅定的信心,也意味著對二級市場的堅定看好。”
數據顯示,順豐控股曾于2017年、2018年通過定向發行股票的方式實施股權激勵,首次授予價格分別為29.32元/股、24.33元/股,實際授予的股票數分別為255.67萬股523.2萬股,實際授予激勵對象人數分別為777人、1139人。
值得注意的是,從期權行權的特別條件來看,以2016年扣非歸母凈利(26.43億元)為標準,2017年增速為40.08%,2018年增速為31.82%,2017年股權激勵計劃第二個行權期公司業績考核要求未能達標;而以2017年(37.03億元)扣非歸母凈利為標準,2018年增速為-5.92%,2019年增速為13.64%,2018年股權激勵計劃第一、二個行權期公司業績考核要求均未能達標。
根據順豐控股2019年2月、2020年3月的公告,因股權激勵公司業績考核要求未能達標而注銷的股票增值權數量分別為10.73萬份、5.78萬份。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告訴記者:“回購若用于注銷,屬于分紅的一種,若用于股權激勵,則是工資福利待遇的提升。從市場短期來看,兩種方式的結果都會使得流通盤減小,有利于股價上升。從長期來看,回購用于股權激勵的話,如果達到業績目標,這部分股票回流市場,其實本質是投資人對于上市公司員工的補貼。所以從投資市場的角度,利于短期市場,不利于長期市場。當然,通過激勵可能會讓企業業績有所提升,但當前順豐控股也需要進一步提升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
供應鏈物流迎行業新機遇
在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傳統制造業企業的經營環境發生了明顯變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再完全依賴直接生產成本的降低,尋求更優的供應鏈解決方案成為企業轉型的必然選擇。同時,我國新興制造業的蓬勃發展,也對物流供應鏈提出了新的要求。
此前,順豐控股發布2022年1月快遞物流經營簡報,公告顯示,公司1月份營業收入為251.13億元,同比增長53.27%;其中速運物流業務營業收入為172.80億元,同比增長14.23%;供應鏈及國際業務營業收入為78.33億元,同比增長522.66%。
順豐控股稱,增長較快的原因主要為合并嘉里物流的相關業務收入所致。趙小敏認為,順豐控股并購嘉里物流后,順豐供應鏈及國際業務收入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將幫助公司更好地走到國際上更多國家的市場中,助力公司海外業務板塊快速拓展。
2021年初至今,順豐控股業績整體呈現上揚態勢。2021年一季度順豐控股營業利潤虧損11.44億元,同比下降179.38%,為上市以來首次虧損;而到了第四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24億元至26億元,同比增長39%至50%。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2021年第一季度,順豐的虧損是特殊情況。因為疫情的關系,原來很多應該在2020年完成的資本開支有所推遲,再加上資本性開支投入的增大,無疑會對公司業績造成一定影響,可以說是碰到黑天鵝了。”順豐控股近期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2021年由于速運擴產能及鄂州項目等的投入高峰,使得資本性開支占營收比見頂。2022年資本開支占營收比將逐步回落。
趙小敏認為,順豐同城成功登陸資本市場,是面向未來、中立開放的新消費基礎設施。順豐機場也將在年底前完成校飛,將在2022年投入運營,將使得商業模式全面升級,也將成為中國快遞物流業的轉折點。
盤和林則認為,未來物流企業還是要通過建設一體化的智能物流系統來提質增效,在銷售端繼續推進多元化,在供應端提升物流行業自動化,智能化,若有可能,還是應該向物流體系的需求方延伸,比如電商領域。
20:28 | 佳隆股份:公司的醬油產品可借助公... |
20:28 | 佳隆股份:公司的醬油業務正在按計... |
20:28 | 佳隆股份:公司醬油產品預計下半年... |
20:28 | 佳隆股份:企業的經營業績受經濟環... |
20:28 | 江波龍: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股... |
20:28 | 江蘇銀行:董事會決議公告 |
20:28 | 潔美科技:第四屆董事會第二十四次... |
20:28 | 津膜科技:5月12日將召開2024年年... |
20:28 | 凱中精密:截至4月30日股東人數為3... |
20:28 | 立昂技術:截至4月30日股東總戶數... |
20:28 | 聯創電子:二級市場股價波動受宏觀... |
20:28 | 聯創電子:截至2025年4月30日收市...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