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會玲 見習記者 許偉
港股公司華領醫藥的創新藥多扎格列艾汀(dorzagliatin,下稱“多扎”),遞交新藥上市申請(NDA)的腳步已經越來越近。市場普遍關心,作為一款備受期待的糖尿病創新藥,多扎上市后如何與國家和地方醫保局談判,確定價格。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獨家專訪了華領醫藥創始人和CEO陳力博士。陳力博士詳細解釋了創新藥的定價原理,并對多扎上市后,達到一個合理的銷售價格和規模保持樂觀。陳力博士表示,華領新藥多扎的推出,不僅不會增加糖尿病患者的醫藥支出,還有望對降低醫保總體費用做出貢獻。
創新藥是高端制造業核心
對于創新藥,首先要理解其在整個社會經濟中的巨大推動力。陳力博士表示,分析歐美等發達國家的GDP構成,會發現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現代制造業,而現代制造業中,包含了巨大的知識產權高附加值環節,由此賺取了巨大的利潤。
中國的前進方向,就要進軍高端制造業。生物醫藥,特別是創新藥,就是高端制造業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歐美高端制造業中利潤最豐厚的一塊之一。
陳力博士認為,中國是制藥大國,但是還不是創新藥大國。“我們的仿制藥已經做得非常好,但是原創新藥開發還有待加速。”
陳力博士表示,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落地,使得像華領醫藥這樣的沒有自己實驗室和工廠的生物技術公司,可以借助CRO和CMO公司的服務,盡快滿足患者需求。他認為,在創新藥的推廣和定價問題上,國家也會考慮到這些服務性企業從生物技術公司的發展中所獲得的經濟效益。
從數據上看,制藥巨頭諾和諾德2019年營收193億美元,凈利潤61億美元,禮來2019年營收223億美元,凈利潤83億美元,全球糖尿病藥的利潤大部分被這些國際糖尿病藥巨頭瓜分。華領醫藥的多扎,作為一款正在中國開發的首創新藥,會有希望讓中國企業進入這個龐大的市場,分享高端制造業的附加價值。
控制慢性病利國利民
據米內網數據,2019年我國公立醫療機構與零售藥店合計糖尿病市場規模約為695.9億元。如果統計因糖尿病引發的各種其他疾病,費用會更高,如果把看護等間接消費再納入統計,糖尿病對全社會造成的損失將更為驚人。
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發表的最新版糖尿病數據顯示,2019年度,全世界有10%的醫療保健支出與糖尿病相關,總支出金額達7.6千億美元(約合5.18萬億人民幣)。中國作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國,為成年糖尿病患者(20-79歲)支出的醫療保健費用位居世界第二,高達1090億美元(約合7430億人民幣)。
財政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中國教育支出為3.49萬億元人民幣,科學技術支出預算9529億元人民幣。糖尿病造成的社會負擔可見一斑。
事實上,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可怕之處,不僅在于患者消費金額高,新患者的增長態勢也非常驚人。根據IDF數據,2019年中國已有1.16億2型糖尿病患者,預測到2040年該人數將達到1.51億人。
從年齡和性別上看,糖尿病在40到59歲的男性人群中最為高發,特別是45歲左右的男性高發突出。此年齡段的男性,正是社會勞動力主體,家庭收入主要來源,該年齡段的糖尿病患者大量增加,對家庭和個人造成嚴重傷害,間接影響社會和經濟發展。
現有的醫學資料表明,糖尿病是一種退行性慢性病,現有的醫療手段不能從根本上治療糖尿病。糖尿病發展到中晚期,往往對神經系統、腎臟、肝臟、心腦血管造成嚴重損傷,可能引發上百種疾病。
對此,陳力博士指出,藥品定價中還需要考慮到藥品對全社會的影響,涉及非常深遠,這也是藥物經濟學需要考慮的問題。陳力博士進行了一個簡單的測算:以糖尿病為例,一個糖尿病人一年用藥可能只有1萬元,但隨著疾病的進展用于并發癥治療的費用一年可能要10萬-20萬元。所以,如果能將盡可能多的病人長期控制在早期,那將會為醫保和個人省下大量費用。如果通過合理用藥和治療,每年控制住50%的初發糖尿病人,不發展成中期后期,也會對醫保控費、降費產生重大影響。
所以他認為,藥物經濟學在建立定價模型時,必須要考慮對糖尿病進行早期控制所帶來的綜合效益,加大對慢性病預防和早期治療的投入,從長期來看,是最經濟、最劃算的。控制慢性病,能極大地從源頭減輕全社會的醫療負擔,是一項利國利民的事業。
從華領醫藥已經公布的臨床研究數據顯示,針對新發病還未曾用藥治療的病人的臨床試驗,多扎取得了令人非常振奮的數據。有臨床研究者表示,一些患者在臨床試驗出組后的血糖值仍然維持在正常水平。
陳力博士表示,盡可能多地將患者控制在早期階段,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國家,都有巨大的幫助。這些都可能成為多扎上市后,醫保定價方面考慮的因素。
與拜耳強強聯合
2020年8月,華領醫藥宣布與世界500強德國醫藥巨頭拜耳達成協議。拜耳作為多扎格列艾汀上市后的中國獨家推銷商,負責銷售、推廣和醫學教育等,拜耳方面將先行向華領支付3億元人民幣首付款,雙方還約定了最高達41.8億元人民幣的里程碑付款。
市場人士分析稱,拜耳選擇與華領合作,正是看中多扎的巨大商業價值和臨床應用前景,所以在多扎還沒有正式獲批上市之前,就愿意先行支付3億元首付款。一定程度上是拜耳用自己的信譽,去為華領這樣一個突破性的創新藥產品進行背書。一旦多扎成功獲批,這場糖尿病創新藥新貴和中國糖尿病市場老牌霸主的強強聯合很有可能分羹千億糖尿病市場。
從目前已經發布的臨床試驗結果看,多扎與數種不同藥物聯合用藥,包括二甲雙胍、SGLT-2抑制劑、DPP-4抑制劑等都有非常好的增效或協同作用,未來公司還將考慮與其他降糖藥物的聯合使用,造福更多糖尿病患者。
(編輯 張明富)
22:00 | 網達軟件:2024年年度股東會決議公... |
22:00 | 西部礦業: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2:00 | 新鋁時代:本次重組正按計劃進行 |
22:00 | 玉禾田:公司暫無出口業務 |
22:00 | 玉禾田:美國加關稅事宜目前對公司... |
22:00 | 玉禾田:玉禾田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 |
22:00 | 浙商銀行:第七屆監事會第十一次會... |
22:00 | 浙文互聯: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2:00 | 中科軟:2024年年度股東會決議公告 |
21:58 | 艾比森:第五屆董事會第二十九次會... |
21:58 | 艾比森:第五屆監事會第二十四次會... |
21:58 | 本川智能:第三屆董事會第二十六次...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