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方圓
FOF類理財產品發行正在持續加速。
中國理財網數據顯示,截至12月2日,名稱中含“FOF”字眼的銀行理財產品超過200款。其中,由銀行理財公司發行的超過160款,占比近80%。
業內人士表示,FOF類理財產品資產配置能力突出,隨著銀行加速轉型以及銀行理財業務的蓬勃發展,未來幾年FOF類理財產品有望迎來發行高潮。
十余家理財公司布局
FOF主要以基金為投資標的,通過持有一籃子證券投資基金間接持有標的資產。中國理財網數據顯示,截至12月2日,已有工銀理財、農銀理財、中銀理財、建信理財、信銀理財等10余家理財公司累計發行超過160款FOF類理財產品。
具體來看,發行FOF類理財產品數量最多的機構是工銀理財,共發行65只;其次為信銀理財,共發行34只;建信理財位列第三,發行33只;中郵理財、招銀理財、寧銀理財、蘇銀理財則分別發行11只、8只、3只、3只。
中銀理財表示,FOF類理財產品具有以下優點:既能自上而下資產配置,又能自下而上篩選基金標的,實現兩方面收益;風險二次分散,收益更加穩定;解決投資者配置難的問題。
相對于FOF類基金產品,FOF類理財產品還具有契合性更強、投資范圍更廣等優勢。平安理財認為,銀行理財公司更了解銀行客戶的投資偏好與需求;另外,FOF類理財產品不僅能投資基金,還能投資理財產品;同時,銀行理財公司在非標及商品金融衍生品領域投研及資金歸攏等方面優勢突出。
FOF類理財產品的表現也佐證了這一觀點。普益標準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末,FOF類理財產品長期表現較佳,自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在4%以上的產品數量占比達44%,起到了增厚投資收益的效果。
資產配置需求巨大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資產配置理念深入人心以及投資者對專業資產配置的巨大需求,FOF類理財產品或將迎來發行高潮。
在布局權益投資成為銀行理財行業大趨勢的背景下,FOF類理財產品有望扛起大旗。據了解,相比公募基金、券商資管等機構,銀行理財公司在投研能力上仍顯薄弱,投研體系尚未搭建成熟,權益市場的投資經驗有限。
近期基金投顧業務的規范也有望為FOF類理財產品帶來發展機遇。自11月以來,部分地方證監局下發《關于規范基金投資建議活動的通知》,明確不具有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資格的機構不得提供基金投資組合策略投資建議、不得提供基金組合中具體基金構成比例建議、不得展示基金組合的業績、不得提供調倉建議。
在普益標準看來,這意味著基金投資組合業務將告別野蠻生長,投顧牌照稀缺價值凸顯,未獲得投顧牌照的銀行或將大力發展FOF類理財產品。不過,這絕非易事。有業內人士認為,相比直接投資權益市場,FOF類理財產品的發行非常考驗團隊合作能力,投資、交易的決策也需要由多部門來完成,需要理財公司從多方面理順決策機制。
14:08 | 大連銀聯與中升集團的合作邁向數字... |
14:07 | 九江銀行:助力小種子“種”出大產... |
13:59 | 最新進出口成績單出爐! |
13:16 | 58同城李子健:深度融入200多個行... |
12:47 | 阿里CEO吳泳銘內網發帖:回歸初心 ... |
12:45 | 中國人保多舉措推進防災減災 |
12:45 | 量子之歌出席2025年大阪世博會 共... |
12:44 | 浩豐科技“神算”大模型一體機亮相... |
12:44 | 國網信通子公司成功助力2025數字中... |
12:43 | 億晶光電攜多款產品亮相德國慕尼黑... |
12:42 | A股投資新勢力:新興消費賽道異軍... |
12:42 | 財信產業基金投資企業博雷頓成功登...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