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上海銀保監局、上海市經信委、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稅務局、市工商聯共同推動,指導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召開“百行進萬企”動員大會。上海市所有銀行業金融機構負責人參會。據介紹,“百行進萬企”是上海銀行業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融資對接活動,轄內所有銀行機構都將參與對接全市約65萬納稅評級在B以上的小微企業。業內人士稱,在開展小微企業貸款的實踐中,還有諸多實際操作中的困難需要克服。
推動小微企業貸款
“這是上海銀行業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融資對接活動。請每家機構審慎對待,務必要把‘百行進萬企’當作一件大事去做,讓銀行的服務能全面覆蓋那些還沒獲得信貸支持的小微企業。”上海銀保監局一級巡視員李虎在動員大會上明確要求。
上海銀保監局方面介紹,“百行進萬企”活動有三個特點,一是“精準”,銀行機構將為納稅等級B級以上的小微企業提供一對一的精準融資服務;二是“全面”,確保對所有小微企業調查問卷全覆蓋,對所有有意愿融資的小微企業上門走訪全覆蓋;三是“務實”,即銀行機構通過落實一對一聯系、上門服務,契合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的小微企業實際需求,為小微企業度身定制融資服務方案。
上海銀保監局作為監管部門將對銀行相關工作進行抽查督導,并和上海市經信委、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稅務局、市工商聯等相關部門合作,形成銀行業參與、各部門合力服務實體經濟的良好氛圍。
上海銀保監局在會上提出,將通過本次活動建立五項機制,包括專門領導機制、溝通協調機制、監測督查機制、信息保密機制和融資長效機制,力爭“百行進萬企”取得長遠實效。同時,要求各行要增強“主動送服務”的意識,變“坐商”為“行商”,主動聯系企業上門走訪,提供融資解決方案,增強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獲得感,并結合融資對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查找不足和差距,研究提升服務質效的舉措,建立改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長效機制,從而下沉客戶,開拓市場,做大小微金融市場的“蛋糕”,惠及更多的小微企業。
股份行直面兩道坎
盡管相關部門積極推動,一些銀行業人士坦承:小微企業貸款實際操作中的困難,仍舊需要制度設計方面的支持。
“實話跟你說,我明年是不打算做小微了。太吃力了,我一年只賺了幾百塊,但是被罰了幾千塊。”某股份制銀行的支行長趙先生向中國證券報記者抱怨道。
趙行長介紹,他2019年做了五單小微企業貸款。其中有兩單出現逾期。一家小微企業已明確表示2020年把貸款轉到上海農商銀行了。
“上海農商銀行有一些政策優惠或補貼,小微企業貸款低至基準利率。我們這些股份制銀行沒辦法,又不是上海本地的,資金成本高,小微企業貸款最低也要上浮20%。客戶跑了,我也沒轍。”趙行長說。
除了利率拼不過上海本地的銀行,股份行對于小微企業的壞賬,容忍度也不夠高。
趙行長介紹,他做的兩單小微企業貸款出現逾期,他所在的銀行表面上沒有追責。但銀行另外找了個借口,他今年的年終獎還是會被扣幾千元的。“銀行說我沒把貸款客戶的結算業務也搬到我們銀行,就扣我錢了。”趙行長道。他算了一筆賬,五年下來,他作為行長的年終獎總計不到20萬元。
趙行長建議,銀行如果真的要支持小微企業貸款業務,可以對支行壓指標,但不應當把最后的追責指標也壓到支行。“否則大家就會變相從小企業先收錢。比如,放100萬元貸款,先找個名目收1萬元。不然信貸員就是白干啊,責任還大。”趙行長無奈地表示。
制度補缺
對于實踐中出現的問題,李虎在動員大會上明確要求,做好“百行進萬企”涉及到行內行外各方力量的總動員,各行要指定專門的部門進行牽頭,做好行內部門、支行之間的協調,做好與市政府相關部門、監管部門和同業公會的溝通,確保此項工作順利推進。
李虎指出,要結合融資對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查找不足和差距,研究提升服務質效的舉措,建立改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長效機制,從而下沉客戶,開拓市場,做大小微金融市場的“蛋糕”,惠及更多的小微企業。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末,上海轄內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1.3萬億元,其中單戶授信1000萬元以下普惠型小微貸款余額為3736億元,較年初增長22%,較各項貸款增速高11個百分點;貸款戶數49萬戶,占上海市所有市場主體數量的19%,貸款利率為5.87%,為全國最低地區之一;全口徑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1.11%,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合計取消收費項目122項,少收費6.9億元,進一步減輕了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的成本負擔。
23:32 | 直擊年度股東大會:穿越發展周期 ... |
23:32 | 端午文旅新圖鑒:民俗游點燃消費熱... |
23:32 | 多地市內免稅店接連落地 入境消費... |
23:32 | “小接口”大生態 國產手機巨頭聯... |
23:32 | 同程旅行發布一季度財報 營收同比... |
23:32 | AI眼鏡行業迎發展機遇 產業鏈企業... |
23:32 | 第一季度可穿戴市場需求回升 AI賦... |
23:32 | 多家公司“刷新”回購、主要股東增... |
23:32 | 布局手術機器人需有“生態”意識 |
23:32 | 智慧醫療照進現實 手術機器人煥然... |
23:32 | 從“內卷”到“外拓” 銀行信用卡... |
23:32 | 金租公司發揮融資租賃專業優勢 將...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