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包興安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跨省域補充耕地國家統籌管理辦法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管理辦法的通知》部署要求,推動相關工作順利實施,財政部日前發布了《跨省域補充耕地資金收支管理辦法》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資金收支管理辦法》。
《跨省域補充耕地資金收支管理辦法》表示,經國務院批準實施補充耕地國家統籌的省、直轄市,應當向中央財政繳納跨省域補充耕地資金。跨省域補充耕地資金規模按照國務院批準的當年跨省域補充耕地規模和跨省域補充耕地資金收取標準確定。
跨省域補充耕地資金收取標準等于基準價和產能價之和乘以省份調節系數。基準價每畝10萬元,其中水田每畝20萬元。產能價根據農用地分等定級成果對應的標準糧食產能確定,每畝每百公斤2萬元。
根據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將省份調節系數分為五檔。一檔地區:北京、上海,調節系數為2;二檔地區:天津、江蘇、浙江、廣東,調節系數為1.5;三檔地區:遼寧、福建、山東,調節系數為1;四檔地區:河北、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調節系數為0.8;五檔地區: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青海,調節系數為0.5。財政部會同自然資源部根據補充耕地國家統籌實施情況適時調整跨省域補充耕地資金收取標準。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資金收支管理辦法》表示,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資金,是指經國務院批準,有關幫扶省份在使用“三區三州”及其他深度貧困縣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以下簡稱節余指標)時,應向中央財政繳納的資金。
上述辦法表示,財政部負責全國調劑資金收支管理工作,各省級財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調劑資金收支管理工作。自然資源部根據有關省(區、市)土地利用等情況,經綜合測算后報國務院確定年度調入節余指標任務,按程序下達相關省份。
主要幫扶省份應當全額落實調入節余指標任務,繳納調劑資金,鼓勵多買多用。鼓勵其他有條件的省份根據自身實際提供幫扶。收取調劑資金規模按照國家下達并經自然資源部核定的幫扶省份調入節余指標任務,以及節余指標調入價格確定。
節余指標調入價格根據地區差異相應確定,北京、上海每畝70萬元,天津、江蘇、浙江、廣東每畝50萬元,福建、山東等其他省份每畝30萬元;附加規劃建設用地規模的,每畝再增加5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