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敏
近日,多地監管部門對藥房托管的態度變化引發了市場的高度關注。
在此之前,在政策尚不明朗的情況下,包括國藥、上藥、華潤等企業都在藥房托管領域進行布局。不過,時至今日,《證券日報》記者再次采訪國藥控股相關人士時,其向記者表示,公司以前開展過藥房托管業務,但現在已經不做這一業務了,“不賺錢,而且還存在政策風險”。
“藥房托管都是名義上托管,實際上還要給醫院很大一部分利潤。”第三方醫藥服務體系麥斯康萊創始人史立臣認為,未來藥房托管會被逐漸禁止。“因為存在給醫院返利行為,這有悖醫藥分開的政策導向”。
各地政策不同
藥房托管,即醫療機構通過契約形式,在藥房的所有權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將其藥房交由具有較強經營管理能力,并能夠承擔相應風險的醫藥企業進行有償的經營和管理,明晰醫院藥房所有者、經營者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保證醫院藥房財產保值增值并創造可觀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一種經營活動。藥房托管曾被作為推動醫藥分開的重要方式受到藥企追捧。
時至今日,藥房托管逐漸暴露出的問題引起監管部門關注。從目前公布的信息來看,多地監管部門對此事的態度并不一致。
今年4月27日,甘肅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推進藥品流通企業創新發展的意見》,其中指出鼓勵有條件的藥品零售連鎖企業參與基層醫療機構“醫藥分開”、“分級診療”進程,承接醫院、社區等醫療機構處方外配、藥房托管等合作業務。支持發展專業藥房,推動行業創新發展。
而北京、上海等地則對此事比較“謹慎”。5月21日,北京市醫管局發布新規明確,醫師為患者開具外購藥品處方時,不得指定患者去特定的藥店、藥房或其他醫療機構購買。此外,新規還要求嚴格實施患者外購處方監控,醫院藥學、醫務、人事、行風、紀檢等部門,應加強工作聯動,對患者外購藥品的處方(醫囑)進行監控,對外購藥品開具和使用進行記錄,實施患者外購處方(醫囑)點評,等等。
據媒體報道,上海市衛計委此前發布《關于本市醫療機構進一步加強藥事管理推動藥學服務轉型發展的通知》。其中指出,公立醫療機構在進行藥房供應鏈優化過程中,須審慎設定與醫藥企業的合作模式,不應與有關企業開展藥房“托管”或類似業務合作,防范合作可能帶來的法律和政策風險。
而在2017年7月份,廣東省發改委價監局為配合國家和該省醫藥改革各項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對省內不斷出現的藥房托管現象作出執法指引,維護好醫藥行業公平競爭秩序,起草了《藥房托管行為反壟斷執法指南》。
“藥房托管只是藥房的管理者改變了而已,并沒有真正實現醫藥分開,而且托管方只有一家醫藥公司,一對一、一對多的模式造成托管方一家獨大,絕對的壟斷將導致絕對的腐敗。”一位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
藥企仍在跑馬圈地
值得一提的是,醫院仍是藥企必爭之地。從上市企業公布的信息來看,圍繞醫院開展業務仍是企業工作的重點。
上海醫藥2017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提升物流標準化,進一步完善現代醫藥物流網絡,在上海、北京等全國物流中心基礎上,推進區域物流中心建設。為維護分銷業務的盈利水平,公司持續優化產品結構,推進精益六西格瑪管理加強費用控制,并進一步拓展醫院供應鏈創新服務,共托管醫院藥房226家,新增97家。
國藥一致在2017年年報中介紹,公司分銷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15.22億元,同比增長1.24%,實現凈利潤6.40億元,同比上升5.99%。分銷受兩票制、競爭對手醫院托管、GPO和品種降價等因素影響,銷售增速走低,2017年累計影響銷售33億元,使分銷業務增幅縮窄。此外,分銷創新業務收入增長勢頭良好,銷售額同比增長18.33%,占整體收入30.95%。其中,醫療合作、器械耗材和零售業態實現收入53億元,同比增長21.43%。報告期內,分銷自開藥房營業收入5.74億,同比增長34%,其中DTP藥房24家,院內合作藥房7家,院邊藥房9家。
近日,柳州醫藥與玉林市第一人民醫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柳州醫藥表示,雙方在平等、自愿、誠信的基礎上,經過友好協商,就開展院內現代醫藥物流延伸服務項目達成共識。
21:51 | 瑞普生物:202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 |
21:51 | 舜禹股份:第三屆監事會第十九次會... |
21:51 | 舜禹股份:第三屆董事會第二十二次... |
21:51 | 愛旭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三十五次... |
21:51 | 華測導航: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1 | 聯合光電: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1 | 穎泰生物:2024年年度股東會決議公... |
21:51 | 林州重機:第六屆監事會第二十二次... |
21:51 | 中科海訊:第四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 |
21:51 | 林州重機:第六屆董事會第二十三次... |
21:51 | 唐源電氣:第三屆董事會第三十二次... |
21:51 | 許繼電氣:監事會決議公告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