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A股下跌引發了各界關注,我們認為,近期的下跌主要受三個方面因素影響:第一,外部經濟金融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加,波及中國股市,主要包括主要央行加息背景下,發達國家股市的估值處于歷史高位,當前正面臨估值回調的壓力;第二,國內未來的宏觀經濟政策走勢以及下一步的改革措施方向不太明朗,導致各方參與者觀望情緒濃厚,上市公司不愿積極投資布局產業,投資者不愿加倉投資股市;第三,前期寬松金融環境下,部分上市公司過度無序加杠桿,甚至采取高比例質押方式融資,在金融環境轉變時,部分上市公司難以及時調整,面臨資金鏈緊張、經營績效下滑的困境,影響企業自身的股價。
過去的幾個交易日里,這三個方面的因素相互交織,助長了市場情緒的惡化。主要發達國家的加息行為、外部股票市場的估值高企,近期開始出現明顯的回調,影響了國內股市的市場情緒;部分高質押率的企業出現集中爆發平倉風險,投資者為規避估值風險而選擇先出售相關股票。短期的拋售加大了股票價格的下跌,進一步誘發平倉風險,而政策層面尚未出現明顯積極跡象。因而,盡管從估值的角度看,A股的整體估值并不高,但近期股市還是出現了明顯的下跌。
鑒于股市的內在結構問題誘發的市場情緒低迷問題明顯,企業和政府部門都在采取積極行動化解困境。從多個媒體的公開報道可以看出,陷入階段性經營困境的相關企業都在積極謀劃籌措資金,設法緩解資金困境,渡過階段性的難關。與此同時,多個地方政府也在積極施以援手,助力企業脫困,如深圳、北京等多個地方政府都在迅速籌措資金,緩解各自屬地部分上市公司的資金鏈緊張、融資困難導致的持續經營風險等問題。尤其是19日上午,政府高層和一行兩會等監管部門的領導集中發聲,積極回應資本市場各界廣泛關注的問題。受此影響,市場情緒明顯好轉,股市一掃近期的頹勢,反彈態勢明顯。截至19日下午A股收盤,上證綜指、深成指的上漲幅度均超過2.5%,創業板指數上漲超過3%。
展望未來,我們認為,只要中國經濟能夠保持健康可持續發展,近期A股的階段性波動不會改變A股經歷前期的調整后,逐步走向更加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趨勢。一方面,大國間的貿易摩擦有望在雙方的談判中逐漸可控地緩解。同時,2018年中國經濟經歷了內外疊加的沖擊,政府決策層已經充分意識到進一步擴大開放、下決心解決前期逐漸積累的結構性問題、經濟金融風險問題的緊迫性。因而,有理由相信政府將會保持政策定力,下決心穩步采取積極政策措施來化解前期的結構性問題和累積的經濟金融風險。在此背景下,中國經濟在經受最初的沖擊之后,將會逐漸消化并逐步適應這種內外沖擊的影響,新舊動能轉換的步伐可能會加快。從經濟基本面對資本市場的投射性影響來看,這些不利因素也將會被資本市場所逐漸吸收消化,前期的股指回調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典型的反應。
考慮到主要央行的加息可能會繼續進行,經歷前期估值回調之后,當前估值已經較低的A股市場對未來外部市場的潛在調整壓力的反應有望逐漸理性化。從市場對改革政策的預期來看,內外壓力之下,我國多個政府部門已經多次表態將加大對外開放力度,積極推進前期既定的各方面改革措施,同時,針對今年以來的內外沖擊之下的負向影響,進一步為企業和居民降稅減負的政策利好因素也有望陸續出臺,前期沖擊逐步消化后的中國經濟有望再次步入健康可持續發展軌道。另外,在監管層的從嚴規制之下,前期資本市場里時常可見的部分企業短期投機性并購操作、部分投資者違規操作套利等做法,正在接受更加嚴格的監管,資本市場的運行有望進入更為規范的階段。最后,在中國經濟健康基本面的護航之下,估值調整到位、運行更為規范合理的A股市場,也正在被國際投資者所關注和青睞,在金融開放的大背景下,A股已經被陸續納入MSCI、富時指數,A股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在穩步提升,國際投資者進入A股市場的積極性也空前高漲。成熟的國際投資者積極參與,也必將對A股市場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產生長遠的積極影響。
因而,綜上所述,我們認為,投資者應當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自信,對未來A股市場的走勢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
(作者系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10:12 | 華夏銀行昆明分行與國鐵昆明局共筑... |
09:09 | 明略科技副總裁譚北平:深耕超圖多... |
23:46 | 南京化纖重大資產重組草案出爐 主... |
23:46 | 杰克股份:全力推進智能高端產品研... |
23:46 | 風范股份錨定海外市場 多元化布局... |
23:46 | 閏土股份穩固業務基本盤 不斷強化... |
23:46 | 政策持續落地企業加碼研發 腦機接... |
23:46 | 推進國際化戰略 沃爾核材擬赴港上... |
23:46 | 小羽毛撬動大市場:羽毛球產業如何... |
23:46 | 打好“三張牌” 促羽毛球產業健康... |
23:46 | 房企債務處置進程提速 行業邁向發... |
23:46 | 佰仁醫療董事長金磊:堅持原研創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