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思文
內地與香港市場ETF互聯互通持續擴容。11月6日,華夏基金(香港)宣布,旗下華夏恒生科技指數ETF產品正式被納入ETF互聯互通-港股通ETF。這意味著,港股通ETF名單擴容至8只。
多位受訪人士對記者表示,互聯互通是境內外資金雙向投資的重要渠道,進一步加強了兩地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對推進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進程具有重大意義,港股通ETF名單的擴容,為內地投資者投資境外資本市場提供了便利性。
港股通ETF擴容
交易便利性進一步提升
華夏恒生科技指數ETF被納入ETF互聯互通-港股通ETF,并于11月6日正式生效。據悉,這是華夏基金(香港)旗下首只被納入互聯互通-港股通的ETF。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港股通是連接中國內地與中國香港資本市場的交易渠道,允許投資者在兩個資本市場之間投資。港股通包括滬港通和深港通,分別連接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與香港交易所。”
他進一步表示,互聯互通機制拓寬了境內外投資者的投資渠道,一方面為吸引更多的國際資金參與國內證券市場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另一方面也為內地投資者投資境外資本市場提供了便利性。
據滬深交易所最新名單顯示,目前共有8只香港地區上市的ETF被納入互聯互通-港股通ETF標的范圍,其中有5只ETF為跟蹤恒生科技指數的產品,發行商分別為華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南方東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貝萊德資產管理北亞有限公司、恒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未來資產全球投資(香港)有限公司。
記者翻閱港交所數據了解到,截至2023年11月3日,南方恒生科技指數ETF、安碩恒生科技ETF、GX恒生科技ETF、恒生科技指數ETF、華夏恒生科技指數ETF5只ETF最新規模分別達到278.3億港元、102.5億港元、32.8億港元、22.5億港元、17.0億港元。
華夏基金(香港)表示,恒生科技指數是香港市場最具代表性的指數之一,指數由30家最大的香港上市科技企業組成,涵蓋中國各細分領域最具代表性的龍頭科技公司。在當前市場情況下,該基金納入內地與香港市場ETF互聯互通,有助于投資者參與中國新經濟成長機遇,長期配置中國科技行業龍頭資產。
截至11月5日,恒生科技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小米集團-W、騰訊控股、阿里巴巴-SW、理想汽車-W、美團-W、快手-W、京東集團-SW、網易-S、中芯國際、小鵬汽車-W,前十大權重股合計占比69.86%。
計價方式、交易費用等
具有差異性
實際上,我國內地公募基金市場已有不少跟蹤恒生科技指數的ETF產品。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全市場至少有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天弘基金、匯添富基金等旗下10只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產品;另有廣發基金、華安基金、博時基金等旗下9只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聯接基金是跟蹤恒生科技指數的ETF產品。
“上述內地已發行的跟蹤恒生科技指數ETF是面向境內投資者。而被納入ETF互聯互通華夏恒生科技指數ETF則是華夏基金全資子公司華夏基金(香港)發行的產品,此前面向境外投資者,此次被納入港股通后,投資者在投資恒生科技指數ETF產品中多了一個選擇。”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人士向記者補充道。
與內地跟蹤恒生科技指數的ETF產品相比,借道港股通購買境外恒生科技指數ETF主要在計價方式、交易費用、跟蹤能力等方面有不同。
中國金融智庫特邀研究員余豐慧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表示:“港股通購買的ETF通常以港元計價,而內地的ETF則以人民幣計價。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都是跟蹤恒生科技指數的ETF產品,但由于不同的管理機構和投資策略,其跟蹤能力可能存在差異,具體跟蹤能力還需要根據各產品的具體情況進行評估。”
“港股通購買境外ETF可能會增加一些額外的費用,主要與貨幣兌換和匯率波動有關。通過港股通購買的境外ETF通常以港幣計價,這意味著借道港股通購買的ETF可能會受到港幣匯率波動的影響。通過港股通購買境外ETF也會涉及額外的交易成本,包括外匯兌換費和港股通的相關費用。”陳靂進一步補充說。
09:09 | 明略科技副總裁譚北平:深耕超圖多... |
23:46 | 南京化纖重大資產重組草案出爐 主... |
23:46 | 杰克股份:全力推進智能高端產品研... |
23:46 | 風范股份錨定海外市場 多元化布局... |
23:46 | 閏土股份穩固業務基本盤 不斷強化... |
23:46 | 政策持續落地企業加碼研發 腦機接... |
23:46 | 推進國際化戰略 沃爾核材擬赴港上... |
23:46 | 小羽毛撬動大市場:羽毛球產業如何... |
23:46 | 打好“三張牌” 促羽毛球產業健康... |
23:46 | 房企債務處置進程提速 行業邁向發... |
23:46 | 佰仁醫療董事長金磊:堅持原研創新... |
23:40 | 一季度41家財險公司車均保費環比下...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